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烤不熟的曲奇餅

(老公这几天出水痘了,不能继续写《2012美国选举》成绩评论。我也忙着照顾他,给他张罗吃喝的、搽药膏之类的,无法继续写黄石公园之旅,只好先来这一篇《烤不熟的曲奇餅》顶替。原文于2012年9月刊登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星云版。)

*********************

三年多前搬來美國之後不久,我和兩個女兒第一次在家烤曲奇餅(cookies),用的是大馬舊鄰居給的食譜。
十多分鍾後我把烤盤端出,用木簽插進曲奇餅試了一下——怎麼還軟軟濕濕不熟呢?只好再烤幾分鍾。再試,還是不行。反複了幾次,到最後曲奇餅熟了,但幾乎已像小石子那樣硬邦邦了!我們無奈地看著它——這簡直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們沒有灰心,不久後卷土重來,仍舊落得同樣的下場。我一向有母親同住幫忙煮飯,所以廚藝不精,烘焙經驗更是乏善可陳。對著這烤不熟的曲奇餅,我這個新手家庭主婦也實在是百思莫解。
這時,家裡唯一的男人發現了我們的“困境”,於是開口了:“你們設的烤箱溫度是多少?"我們的答案是:“170度。"老公輕描淡寫地說:“這烤箱的溫度設置不是攝氏,是華氏。才170度,難怪烤不熟啦!"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這裡的朋友曾教我烤三文魚,都設400度左右,但為何我烤曲奇餅時就沒發現溫度太低呢?果然是遲鈍的廚房白癡。無論如何,找到問題關鍵後,以後再烤曲奇餅時,我們一律設325度,色香味俱全,問題一掃而空,失敗乃成功之母嘛。

2010年为情人节暨农历新年做的曲奇饼,成功了!

這是我在美國當菜鳥的笑話之一,光是這個英制就讓我有點暈頭轉向。我在馬來西亞小學念數學時,學的是英制,後來好像是上中學後就換了公制。關於容量單位如加侖、夸脱、品脫和盎司的知識,早就“還給老師"了。生活中除了英尺和英寸最常用得著之外,我只懂得1碼有3英尺,1英裡等於1.6公里,還有1公斤等於2.2磅。
而在美國,學校的數學課雖然公制和英制兩者都教,但社會上比較通用的還是英制。單看廣告紙沒看到真正的貨品,我實在搞不清一加侖的牛奶有多少可以喝多少天;填寫全家的身高體重時要左猜右算搞個老半天;出門遊玩時得把英裡換算成公里才對目的地的距離有個概念。對於電視上的氣象預測,我也很困擾:冬天華氏44度時要穿多少件衣服出門?春天65度時要不要穿外套?後來住久了累積了一些經驗,才對這些溫度了然於心。

我實在很好奇——幾乎全世界都已經以公制作正式度量衡單位了(只有3個國家即美國、緬甸和利比裡亞還在用英制),美國作為一個在國際上舉足輕重的國家,為甚麼還不換呢?

我查了網絡資料,歸納結論是:因為美國地大物博,要從英制換成國際標准單位的話,牽連的層面非常廣大,不只勞師動眾、耗費巨資,而且有些機構及民眾還態度猶豫,甚至發出反對聲音。雖然很多領域是英制和公制兩者共用,或慢慢放棄英制改用公制,但政府到目前為止還是無法把它正式化或標准化,結果“害"我頭腦混亂迷糊不清。

剛搬來時老二念二年級,上數學課時老師教他們做了一個“加侖男人"(Gallon Man)來加強記憶。他們用不同顏色的手工紙剪裁出一個整4尺高的男人外形,男人的身體代表1加侖,四肢有分上半肢和下半肢。4個上半肢代表4誇脫,下面又各有兩個下半肢(共8個)代表8品脫,最後是每個下半肢各有兩個手指或腳趾(總共16個),代表16杯。我將這個加侖人貼在客廳的牆壁上,嘗試把這些生活中的基本測量單位死背硬記起來。

一次有大馬朋友來訪。客人問:“跟大馬相比,美國的汽油價格如何?"我一時腦筋轉不過來——嗯……大馬汽油1公升多少錢?1公升等於多少加侖?怎麼換算?我一籌莫展,只好傻笑掩飾自己的愚昧。幸好有老公在撐場面,只聽見他和客人開始討論心算題——1加侖大約相等於4公升(真正是3.7854118),當時美國汽油價格1加侖xx美元,大馬汽油1公升xx令吉,1美元等於3.2令吉,所以……"。不一會兒,他們就有了結論——美國汽油比較貴。

我在一旁頭大如斗,心想:唉,數學低能如我者,遇上這種英制換公制,加上美金對馬幣的“複雜問題",我還是靜靜地聽,虛心地學習,讓別人去展現他們的智慧吧,哈哈哈。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