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星期二

孩子的‘用手机同意书’

(相片来源:www.theguardian.com)


圣诞节要到了,很多家长会送手机给孩子当圣诞礼物。孩子拿到手机之后,如果控制不当,简直是‘后患无穷,多灾多难’。这点相信很多家长已经领教过,不须我赘言。而美国社会除了当孩子是宝贝,也注重跟孩子理性沟通,跟孩子讲原则、说道理、立条规;如果家长们在送手机之前先跟孩子进行沟通,订下规则并严格执行,那以后就省了很多烦恼。我和老公也学到了一点点,这里就做了一个家长跟孩子之间的‘用手机同意书’给大家作参考。

*****************

亲爱的孩子:

恭喜你获得了一台手机作圣诞礼物。

手机的确是很方便兼高科技的生活工具,但身为家长,我们也有责任保护你,让你远离它可能带来的伤害。以下是一些用手机的规则,请你遵守。

礼貌

1. 请经常接收和回复父母及家人给你的电话或短信,不要让他们担心。

2. 讲电话时,要有礼貌,并让对方听清楚你的内容。如果是对方打错电话,要有礼貌地告诉他。

3. 不要在电话中讲别人的坏话(短信也一样)。

4. 不要寄送淫秽或猥亵的图片给任何人(包括好友)。

5. 在餐桌上,不要用手机上网、玩游戏、交谈或传送短信而忽略了同桌的人。

6. 当你要交谈的对象就在面前时,要面对面跟对方交谈,而不是用手机。

安全

1. 走路或过马路时,不要用手机,以免发生意外。

2. 根据加州法律,18岁以下的司机开车时,不可用手机谈话(即使是免握式的装置)、上网或传送短信,除非是在紧急状况之下打给警察局/消拯局/医院/其他急救机构。

3. 打雷闪电时,尽量不用手机,除非是紧急状态。


4. 在家时,如果要上网超过5分钟,请用电脑或平板电脑。手机荧幕太小,不适合阅读太多网络资料,会损坏视觉。

5. 不要随意通过手机在社交网站即时公开你身处之地,以免别有居心者有机可乘。

隐私权

1. 不要随意把你的手机号码告诉别人,尤其是陌生人或商业机构。

2. 不用手机为自己的裸体或隐私部分拍照,更不要把这些相片储存在手机内或上载到社交网站。万一手机遗失的话,里头的相片都可能会曝光及被公开,留下一生的遗憾。

3. 不要帮别人拍摄他们裸露的身体或隐私部分。

4. 不让任何人(包括好友、亲密男女朋友甚至以后的配偶)拍摄你裸露的身体及隐私部分,你不知道相片最后会流落何处。如果他们强逼你这样做,你应该永远离开他们,因为这是不合理的行为。

5. 不要让你的手机离开身边或借给别人(即使是熟悉者),因为你不知道别人会将你的手机作何用途。

责任

1. 带手机去学校时,除非有紧急用途,否则不要随意开机。你必须遵守学校列出的手机使用规则,如果手机被没收,请告诉家长,但请自己去把它取回,除非老师要求家长亲自去。

2. 记住:我们每个月都须为你的手机付费。如果你滥用它,身为家长的我们有权利将它暂时没收。

3. 若有必要,家长有权要求你交出手机密码以检查你浏览及储存的内容。

4. 家长有权
要求你每晚睡觉前把手机交出让家长保管,也可设定你每天上网的时间。通过检阅电话单,家长可以知道你用手机的详情,包括上网时间的长短、打电话及传送短信的对象与时间,接收的情况也一样。

5. 如果你手机上网的时间超过配套所设下的每月限制,你必须自己负责其费用,请记住——那是不便宜的。

6. 手机每月基本费用不少,你应该每个周末帮忙做点家务来抵消这笔费用,例如烧饭、洗碗、洗衣及清理庭院等。

7. 小心保管你的手机。若有损坏或遗失,请自己负责。


希望你好好享受这台新手机,并遵守以上规则。

注:若有需要,家长可随时增删或
修改以上条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孩子签名)                  (家长签名)             (日期)


******************

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垃圾大事

我认为,垃圾虽然肮脏,却是‘国家大事’,不但影响国家门面,也影响国民健康。

在大马,不时听说邻里之间会为了垃圾而吵架失和,因为总是有人喜欢把垃圾丢到别人家。有些人家门前的垃圾桶会不翼而飞,结果得把垃圾桶以铁链绑锁起来。一些人干脆放弃垃圾桶,只用塑料袋,却又招引猫狗来觅食而把它撕破,结果满地都是不堪入目的垃圾,造成蝇虫和老鼠滋生,污染环境。更有人为了省钱省事,把大型垃圾(例如床垫或家具)载到无人看管的空地或露天大型垃圾箱丢弃。真是无奇不有,让人感慨万千。

此外,每户人家只有一个垃圾桶,除了旧报纸会有车子来回收之外,其他垃圾都是没有分类地全部一起丢入袋子被载走,非常可惜,因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宝’啊!邻里之间偶尔会有人在住宅区内拾荒,将一些可回收的物品收在自家庭院,然后等有关车子来回收,赚点蝇头小利。但这经常会引发环境卫生问题和影响市容,招来邻居投诉。另外,大型垃圾场里也可能有拾荒者,但那毕竟不是专业分类,而且也可能危及身体健康。我有一阵子曾经在某宗教团体的环保站当义工,帮忙做琐碎的旧物回收分类工作。除了感叹环保教育工作不足,也认为一些政策和措施须要改善。

来美国后,发现每个城市都可能有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一些城镇也有像马来西亚的垃圾车,需要至少两位工人工作,其中一位开车,另一位以人力将垃圾袋丢入垃圾车。而我们县内几个城市的做法则有所不同。在我们城市,私人废料处理公司每三个月寄账单来收取三十多美元的垃圾费(平均每月接近十二元),家家户户都获得分配三个绿色大塑料桶,从没听说会‘失踪’。垃圾桶的盖子都是虚掩的,并以不同的颜色作区分——青盖是收置庭院清理出来的花草树木及泥土(yard waste);灰盖是可回收物品(recycle items)如纸张、玻璃、塑料和铝罐;蓝盖的则是其他废物(trash),必须用垃圾袋打包绑好(前两者则不必)。垃圾桶约三尺高,相当厚重耐用,也不容易翻倒。其容量也很大,分35加仑(
132公升)、64加仑(242公升)及96加仑(363公升),人们可根据各自的需求作选择,也可随时打电话要求免费更换,有损坏时也一样。根据我们家的经验,每次最快装满的是灰桶,这表示许多所谓的‘垃圾’其实都是可被回收的‘宝’,垃圾可当黄金,怎能随意丢弃呢?

放在庭院的垃圾桶。

垃圾车每星期来一次。车子是采用压缩的天然气作燃料,与普通汽油相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垃圾桶有两个后轮,居民可在前一天傍晚把它从院子推到屋前马路边,第二天会有垃圾车在不同的时间来收集三种不同的垃圾。过后人们得最迟在当晚把垃圾桶推回院子,以免影响市容或妨碍居民泊车。

垃圾车上只有一位工人,即司机本身,他也完全不必下车。垃圾车来到垃圾桶旁边时,司机就在车上开动机器,把车身右边的大铁钳伸出,从左右两边把垃圾桶夹住,然后大铁钳会沿着车边的输送带徐徐上升,把整个垃圾桶高高举起,接着再倾斜往下一倒。这时,虚掩的垃圾桶盖会顺势打开,所有垃圾于是就倒入垃圾车的大铁箱内,最后垃圾桶会被钳放回原处。装满的垃圾会被载到转运站分类,不能环保的则被载到土埋场。除了每周的服务,我们每年还可要求两次免费丢弃大型垃圾(如床垫和家具),那须另外电话通知和安排,超过两次就得另外收费。圣诞节过后,人们也可把圣诞树放在路边,让垃圾车把它载走。

垃圾车的‘大铁钳’正把垃圾桶夹起。


蓝盖的垃圾桶被举到一层楼那么高,然后倾斜一边让垃圾倒进车内。

垃圾车工人的年薪视经验而定。根据2012年的资料,最低是从18,560美元开始,最高者达52,190美元,后者的数目比好些行业都要高。而像我们市内这些开垃圾车的司机,没有经过特别训练都不能工作呢。

除了收费的废料处理公司,这里也有不同的慈善机构会不时来回收旧物。他们会预先派发通知单,人们也可致电或上网安排他们到来,到时只须把旧物品放到路边让他们载走。各种各样的物品都可被回收,例如:衣鞋、床具、窗帘、餐具、电器、首饰、化妆品、脚踏车、玩具和小型家具等。过后,这些团体会留下一张收条,人们可自行填上所捐献的物品(以诚信为基础),以后报所得税时可用来抵税。如果有旧车旧船(常见的是小型私人游艇)不要用,也可要求相关机构(例如http://www.junk-car.org)来免费拖走。这真是双赢的局面——慈善机构回收物品换成金钱捐助其他人;而人们除了可以解决多余的旧物还可减低所得税,何乐而不为呢?

旧物回收的通知单















在这里,如果不知该如何处理废料或如何将垃圾分类的话,居民可从废料处理公司的网站和电话获取相关资讯。电子产品(如电脑、电池和手机)或化学物品(如漆料和汽车机油)须送到市内另一个家庭有毒废料收集中心(Household Hazardous Waste Collection Center)。我曾经送废料到那儿,只见工作人员穿上白色衣裤,帮人们把废料从车尾厢拿出,司机不必下车,以避免危险,其谨慎的态度和做法让我印象深刻。


家庭有毒废料收集中心

美国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垃圾事’,例如人们会把旧物(通常是家具如沙发及橱柜等)放到屋前路边,上面贴着字条写‘Free’,经过的人看到了就可把它免费带走,先到先得,不须通知屋主,屋主也不会管谁是‘拾到宝’的人。


                                                免费的‘宝箱’,有谁要吗?

人们还可通过免费的网站(例如Craiglist和PennySaver)刊登广告卖掉或送出不要的物品。我的邻居曾因此租来一辆皮卡车(pick-up truck)把别人不要的泥沙载回来填在后院。她租车的价钱比买沙子的价钱便宜,所以还是值得,而且还帮对方解决了问题,皆大欢喜。


PennySaver派来的广告,里面有免费的35寸电视和沙发!

此外,夏天盛行的‘车库前贱卖’(garage sale 或 yard sale)更是美国人解决旧物的良方。我曾写过一篇相关文章在这里:http://jjyfkun.blogspot.com/search?q=garage+sale

对于这里种种的垃圾服务及旧物处理方式,我觉得很有系统、方便、周到、安全又卫生,至今都很满意。政府把‘垃圾大事’做好,人民也要有公德心和环保意识,这样大家就少了很多烦恼,可不是吗?

(后记:在网上发现了一篇文章
值得一读。请打上标题《纽约市的垃圾管理》jpkc.ecnu.edu.cn/ggzcgl/shoukejiaoan/.../x1.doc查阅)



********************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

First name, middle name & last name

很多马来西亚人或其他国家的人对美国人常用的first name, middle name和last name混淆不清,造成一些问题出现。我在这里分享一些浅见,请大家多多指教。

首先谈谈美国人名字的排列法。以著名歌手Taylor Swift(右图)为例,其实她的全名是 Taylor Alison Swift,依序是这样排列的:

Taylor -- Alison -- Swift
first name -- middle name -- last name
或者given name -- middle name -- family name

她的first name(也叫given name)Taylor,middle name是Alison ,last name(也叫family name或surname)是Swift,也就是她家庭(父亲)的姓。

我们华人把姓看得很重要,会把它排在最前面,美国人则把它放到最后面。很多华人误以为last name是指我们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这是最容易出错之处,千万要小心。

有一次,一位大马朋友出差到我们附近城市,我打电话到他下榻的酒店说要找Mr. Pan,却被告知无此人,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朋友登记入住时把first name和last name对调写错了。又有一位朋友因受聘于美国公司而移居美国,在飞机上填写入境表格I-94时(俗称‘白卡’,前阵子已经被取消,以电脑记录取代)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落脚后才发现。为免以后夜长梦多,他只好特地到有关部门去把它改正过来。还有一位朋友的孩子要来美国深造,申请学校时填错first name和last name,差一点也影响签证,幸好及时发现改正了。

很多美国人其实并没有middle name,如果有的话,一般也被省略掉,只写first name和last name,例如Taylor Swift。通常只有在很正式的文件才会用上包含middle name的全名。

回头来看看一些马来西亚华人名字在美国可能引起的问题。在这里假设有个人名字叫陈伟忠,在马来西亚的名字是Chen Wei Zhong。来到美国,他的last name 是Chen,first name 是Wei Zhong,没有middle name,因为我们不会像美国人般把他的名字简写成Wei Chen(陈伟),口头上也不会这样称呼他一些表格有清楚的栏目,要求分别写上first name, middle name 和last name,只要自己不填错并在middle name一栏空着就不会有问题。但也有很多表格没有分开的栏目,只须写上全名(Wei Zhong Chen)。这时问题来了:如果没有特别写明或强调,美国人会把Wei当作是first name,Zhong是middle name,而Chen是last name。情况如下:
马来西亚全名写法:Chen Wei Zhong
美国全名写法:Wei Zhong Chen
美国简略写法:Wei Chen

接下来很多美国机构(包括银行)的电脑就会自动把他的名字简化成Wei Chen,而Zhong则被省略掉。延伸的问题是:美国本来就可能有很多华人名叫Wei Zhong Chen,如果简写成Wei Chen,同名同姓的机率就更加高。例如以上例子陈伟忠的兄弟姐妹可能叫作Wei Man Chen、Wei Bin Chen及Wei Li Chen等,美国人可能全都把它简写为Wei Chen。如果再加上一些不认识的,同样first name和last name的人就更多了。

平日生活上出现同名同姓的人,大家只要习惯并懂得分辨就好,没有非常大的问题。但是,我一位朋友申请拿‘信用报告’(credit report )时,所面对的困扰却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的‘信用报告’居然厚达30多页,里面列出很多的产业、房子和车子都不属于他。一时之间,他好像变得很富有,却也同时背负着很多房贷和车贷,造成‘信用报告’分数很低,有一段日子都无法获得信用卡和房贷。为何会如此呢?

仔细一看,那些资产应该属于他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有其他一些跟他拥有相同first name和last name的人,看来是当局根据电脑记录搜寻的结果。其实申请‘信用报告’时必须对照社会安全号码(Social Security Number,SSN),但有关当局大概是‘有杀错没放过’,把其他拥有相同first name和last name者的产业资料全都纳入他的报告内。后来这位朋友只好打电话给有关当局,花了半小时,把每一项不属于他的‘产业’和‘债务’删除,还他‘清名’,这才把‘信用报告’分数提高,成功申请到信用卡和贷款。

为了避免这种first name和middle name引发的问题,有朋友建议说,我们来美的马来西亚华人应该学一般中国人把名字相连而写。以上面陈伟忠的例子,应写成WeiZhong Chen或Weizhong Chen,即在Wei和Zhong之间不要有空隙(space)。这样就表示只有first name(WeiZhong 或Weizhong),没有middle name我想这在美国作一般应用是可行的,但若有关文件须要对照马来西亚护照时,则不清楚会否被接受。对于非常重要的文件(例如驾驶执照和绿卡/永久居留证),我认为应该跟护照一样,要确保last name是Chen,first name是Wei Zhong(中间有空隙)middle name一栏应空着


另一方面,虽然不是必须,但很多美国女性结婚后就以丈夫的姓取代自己家庭的姓。以美国前国务卿兼前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左图)为例,她婚前全名是Hillary Diane Rodham(Rodham是娘家的姓) ,婚后变成Hillary Diane Clinton(Clinton是丈夫的姓)。那假设离婚怎么办呢?很多离婚女人都会去申请取消前夫的姓,再用回自己的父姓。有些女人结婚离婚很多次,结果也花了很多功夫在这事情上。我们华人‘站不改名,坐不改姓’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有这样的麻烦。


有马来西亚女性朋友在美国获得永久居留身份后也在绿卡及身份证(驾照)上冠夫姓,结果因为跟马来西亚的护照及身份证上的名字有出入(仍旧从父姓),有时办事时会带来问题,所以有点后悔,于是建议我们不要从夫姓。 

在美国不冠夫姓可以吗?可以,只是偶尔会有点小麻烦。例如我去办事时,曾经有不了解我们文化的官员看到我的姓和老公及孩子的姓不相同而觉得奇怪。不过这种情况只占非常少数,而且通常解释一下就可以了,我还没遇过真正的麻烦。毕竟美国是移民国家,为民服务的官员应有这点常识。

本来父母就只给我们取一个名字,没想到还会引起那么多问题,这就是国情不同造成的混淆下次你要来美国的话,记得把名字写清楚哦!


******************

2013年11月23日星期六

马来西亚腔

两年前曾在中文学校出席一项以英语进行的社区课程说明会。主讲者有点像是白人和印度人的混血儿,曾在中国居住15年。他当时讲了几句中文,虽然带点洋腔,却很流利。

会后我趋前想请教一些问题,才以英语讲了第一句话,他就微笑地直视着我问:“你来自——马来西亚?”

这可是头一回有人凭我讲的英语就猜出我的母国,于是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

对方继续用英语回答:“我以前在澳门住过几年,我的室友是马来西亚华人,我有一些马来西亚朋友。”原来如此。

他说:“你们讲话很喜欢用‘啦’和‘咯’。”

我笑说:“对。”

接着他又说:“你们那儿有很多客家人和福建人。”

我又笑了:“我是客家人,我先生是福建人。”

时间有限,我们没继续聊下去。否则或许会发现他与室友朝夕相对,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之下,是个不折不扣的‘马来西亚通’呢,哈哈。

又有一次,老公的大马同事带了一位大陆同事来跟我们一起吃饭,两下子就混熟了。我对那位刚认识的大陆朋友说:“你讲话很像我们马来西亚人!”对方指指旁边的马来西亚同事,哈哈笑说:“因为我整天跟马来西亚人混在一起啊!”

在美国,偶尔会被一些华侨猜出我来自马来西亚或东南亚国家,因为我讲中文的口音跟他们不同。有些人还听出我有广东腔,因此以为我来自广州或香港。(我小时都讲广东话,入学后才开始学华语,而且很多位老师都是带广东腔的怡保人。)但也有好些时候我的中文可以瞒天过海,让人以为我来自大陆或台湾,大概有时候跟这些地方的朋友混多了受影响吧?老公也因为工作上常跟台湾人打交道,常有台湾腔。这样的口音和腔调听在家人耳中总觉得‘怪怪的’,觉得应该用马来西亚腔比较自然。

有时一些人会好奇地问:”你从马来西亚来,怎么中文说得那么好?”通常我会回答说:“我们在那边有念中文。”若对方有兴趣,我会讲讲我们在马来西亚学中文的情况。谈得深入时,还会触及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辛酸史’。

见到马来西亚朋友时,我的‘马来西亚华语’会原形毕露。多元种族的社会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口音和腔调,而且参杂了多个语言甚至方言,形成所谓‘罗惹’(rojak,马来话,一种水果杂烩)式的语言,不太纯正标准。很多外国人听到我说懂得三种语文(中文、英文和马来文)加上一种方言(广东话),也听得懂一些福建/闽南语(小时候因环境关系,还听懂一些客家话、英德话和广西话),以为我们马来西亚人是语言天才,其实都是环境使然。我时常告诉他们:“如果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你也一定会跟我们一样!”

来到美国,如果讲话太过马来西亚式,人家可能听不懂。有时跟其他华侨朋友交谈时想用某个字眼,突然间我会陷入一阵迷惘——到底这个字眼是马来西亚式、台湾式、香港式还是大陆式?我讲了出来,人家会明白吗?有一次不小心吐出了‘巴杀’的字眼,看到台湾朋友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的表情,赶快解释‘巴杀’(pasar)在马来话中是‘菜市’的意思。跟香港朋友讲广东话时,曾经把‘落雨’讲成马来西亚式的‘落水’。此外,不同国家的中文对同样的东西又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这里的华人超市,马来西亚的‘番薯’叫‘地瓜’;‘江鱼仔’叫‘小银鱼’。我们广东话的‘蒙查查’就是台湾闽南语的‘雾煞煞’。凡此种种,还真是一边生活一边学习,头脑也越来越像个语言大熔炉。


在这里,马来西亚的黄梨叫凤梨;矮瓜(brinjal)叫茄子(eggplant);沙葛(mengkuang)叫洋地瓜(jicama)。

另一方面,很多移民朋友也说孩子常批评自己父母的英语讲得不像美国人,会取笑父母。马来西亚是英国殖民地,所以我们深受英国影响。但美国人的英语,跟英国式的英语是有点分别的,所以有时又以‘美语’(American English)称之。在发音方面,最常听到的就是‘z’字发音的不同。此外,两国一些词汇的拼音也有所不同,例如英国人的‘colour’在美国是写成‘color’;‘centre’写成‘ center’;‘traveller’写成‘ traveler’ 。(可参考这个网站: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us/words/british-and-american-spelling。)用词方面,我们说的罗里‘lorry’美国人说成‘truck’;电梯‘lift’说成‘ elevator’;垃圾桶‘dustbin’说成‘ trash can’。(更多的例子可以看这里:http://www.englishclub.com/vocabulary/british-american.htm)这里还有一个YouTube视频短片,大家来听听英语和美语的分别吧:http://www.youtube.com/watch?v=2nAnT3PASak

此外,美国领土广阔,有50个州,东南西北还各有不同的口音;再加上这是个移民国家,形形色色的口音和腔调更是不必说了。许多年纪比较大才来的第一代移民,不管来自哪里,不多不少都会带点自己的乡音,很多时候一听就知道了。(这里有个视频短片,大家可以听到多种不同的口音。我不知道那人说的有多准确,不过大家听了至少有个概念:http://www.youtube.com/watch?v=v-en-iDeZEE来到美国,学得一口流利的美语固然是两全其美,能帮助我们融入本地社会,生活更方便。但有时尽力学习了,舌头还是转不过来,那也不须感觉自卑或羞耻。只要听得懂、能够表达和沟通,再加上不耻下问,学习和社交生活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但如果要有更好的表现,那就得加把劲了。

来美接近5年,觉得自己现在是处于夹缝之中,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虽然都无法完全摆脱马来西亚口音和腔调,却也不是‘非常马来西亚式’了。毕竟日子有功,影响力是不知不觉渗透的。不管如何,像我这种等到中年才移居国外的,舌头已硬、头脑也已不灵光,所以‘乡音无改鬓毛衰’却还是肯定的吧?

而星马人自行一格的语言,近几年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现象。在英语方面,除了新加坡的Singlish,马来西亚也有所谓的Manglish。随着社群网站的盛行,我们‘罗惹式’的语言变本加厉。大家在聊天时天马行空,随时创造新词语。本来嘛,平时开开玩笑娱乐一下无伤大雅。最担心的是大家在‘罗惹式’的语言环境下耳濡目染,习惯成自然,以讹传讹,忘了正确的说法。如果学生写功课及考试时把错的当对的,那就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叫人不欲观之了。所以,希望大家先把标准正规的语文学好,然后才说别的吧。这里有个短片,我觉得主讲者讲得很有意思: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Qd9mGujj8


mamak

走一趟大街小巷间的嘛嘛(Mamak)档,就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马来西亚式语言。相片来源:http://allmalaysia.info/2011/03/31/the-mamak-stall-culture/


最后,我用很口语化的马来西亚式中文写了一个小故事,可是家人看了竟嫌不够‘马来西亚味道’,就帮我加油添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纯为博君一笑,不值得大家模仿)

早上我载妈妈去巴杀(马来话pasar,即菜市)买菜的时候hor(语助词),路上很多车。那些车割来割去(源自广东话,意即蛇行超车),又hon 来hon去(汽车喇叭声),一点都没有law(英语,即规则或法律)的。去到巴杀要park(停车)在mamak(源自淡米尔语maa-ma,‘叔叔’之意,泛指印裔伊斯兰教徒)档旁边的时候hor,我就gostan ( 英语go stern,倒退之意)lor(语助词,)。谁知道hor,我的车差一点就掉进后面的龙沟(福建话,沟渠),真是够力(福建话,糟糕),吓到我要死leh(语助词,咧),好彩(广东话,幸亏)没有事。

我妈在巴杀买了(念liao)一kilo(英语kilogram,公斤)sotong(马来话,鱿鱼)、三粒(个)马铃薯和一些菜心(油菜)。她叫老板送她一点青葱,老板说:“Aiyo(哎哟)auntie(阿姨),现在每样东西都起价了(念liao),我怎样送给你?”我妈就骂他:“孤寒鬼(广东话,吝啬鬼),酱(这样)都不可以咩(广东话,吗)?”

要回家的时候,alamak(马来话,‘我的天’或‘糟糕’)!发现不知道做莫(源自‘做什么’,意即‘为何’)tayar(马来话,轮胎)竟然pongcat(英语puncture,爆胎泄气)了(念liao)!唉,你说我是不是黑过墨斗(广东话,非常倒霉)?



*********************

2013年11月11日星期一

四女秋‘疯’自驾游(十)

10月7日早上约11点钟离开Twin Lakes,我们要开车三小时前往丹佛,然后乘坐傍晚6点40分的飞机回洛杉矶。准备回家之际,没想到又有一些节外生枝的事。

话说之前那天徒步半天上到Crater Lake时,我突然发现两只球鞋的前半部裂开,像鳄鱼般张开大口了。这双鞋已有5年多历史,这次陪我走了三天半之后‘出事’,难道是抗议‘操劳过度’?我无计可施,只好小心翼翼地徒步四小时下山——一来怕会跌倒,二来要减少行走时发出的‘啪啪’声,以免引人注目。


穿着破鞋走下山,真的不容易。

隔天中午停在Leadville加油时想在附属的小店买双拖鞋暂时应付,却遍寻不着。店员看了我的破鞋后说:“不如买卷duct tape(胶纸)来试试看吧。”不过2.13美元,值得尝试。我在车上用手撕断胶纸把它卷成很多个圈圈当双面胶,将两只破鞋勉强粘合了起来,最后安全回到家。非常感谢那位店员,否则我可能会在半路出洋相或被迫当赤脚大仙了!


用手掰开,可以看见我贴的多张胶纸。走过许多雪地烂泥巴,鞋子也很肮脏磨损很多了。

回到丹佛,君慧盛意拳拳请我们三个加州女人吃了美味的一餐。送她回家后,我们赶往机场。跟着GPS的指示,不经意间车子竟然进入了470号收费高速公路,而且不知为何到了机场还车处都没看到收费站无法缴费。打电话问君慧后听说迟点租车公司收到账单后会直接从租车者信用卡扣钱。我们平日用GPS都作‘避开收费公路’的设定,这次却棋差一着。12天后善妮收到租车公司账单,信用卡已经被扣去21.25美元。怎会那么贵?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是全美第一条电子收费的开放式大道,收费率也是最高之一(每英里33分钱),但我们的过路费理应不超过14美元,而且还没超过一个月的缴费期限,还会有罚款吗?网上许多消费者投诉被大道公司及租车公司无故征收过高的费用,Facebook上还有一个页面叫作“Don't drive E-470, Denver's ripoff toll-road”。不管怎样,算我们倒霉,也上了宝贵一课。

Silverthorne

还车时,发现君慧的随身热水瓶遗留在车上了。她在电话中说那不是贵重的东西,不介意我们把它带回来。不过当时刚好她有位朋友LX将于六点钟在同一个机场要飞去休斯顿出差几天,我们可以尝试在机场碰面把热水瓶交给他再让他转交。(我们半小时之前曾在君慧家跟LX有过一面之缘。)到了机场办好手续,薇薇安和善妮要上洗手间,于是‘交热水瓶’这任务就落到我肩上。眼看LX登机时间已接近,我赶快走到安检处。照X光后,却被拦截下来,吓了一跳。检查后,工作人员从我的背包找出一瓶矿泉水,原来是我匆忙间忘了把它喝完丢掉,真是尴尬。之后背包被拿去再照X光一次才过关。


                                  君慧脚边雪地上那个红盖的热水瓶,就是故事里面的‘主角’。


坐接驳火车去Gate A登机口时,接到LX的来电,才发现他的登机口原来在Gate B,当时他也在同一列火车上,但在不同的车厢走不过来。这时火车已抵达Gate A车站,如果下车的话,就无法把热水瓶交给LX。若到Gate B下车,是可以移交热水瓶,但我还能不能回来Gate A呢?一时紧张,不知该如何,于是赶快询问隔壁的洋人妇女。答案是肯定的,于是继续坐到Gate B。下车后,看到LX也下了车向我跑来,接下热水瓶后,无法多谈几句,他又匆匆赶去登机口了。过后我再到对面坐下一趟火车回到Gate A登机口,而善妮和薇薇安还没到呢。我坐下来,松了一口气。不过是一个热水瓶,却好像什么大事,哈哈。


Maroon Bells 

出游归来一个月,写了10篇游记,在这里总结一下这次的行程:

第一天:一早乘坐Spirit廉价航空由洛杉矶飞丹佛,半途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停留数小时。下午在丹佛下城Downtown 16街闲逛并下榻于那里的酒店。
第二天:由丹佛开车前往Aspen,途中停留Silverthorne(计划之外)及Vail拍照,过后徒步上Hanging Lake。晚上下榻于The Inn at Aspen。
第三天:清晨6点开始爬上Maroon Bells再到Crater Lake,来回11小时。又疯狂又累的一天。
第四天:由Aspen前往Independence Pass及Twin Lakes,再回丹佛乘傍晚的飞机回洛杉矶。


白桦(Aspen)树林

欣赏Marron Bells及Aspen秋叶的最佳季节:9月尾至10月初前后约10天。
我们的第一次:跟网络博友首次见面出游、四个女人开车出游。
幸运:抵达的前一天下了一场雪,秋景和冬景‘一网打尽’。
难忘:疯狂+惊险+刺激+糊涂+好笑


                                                Maroon Bells-Snowmass Wilderness

你可以说我们很勇敢/无知/愚昧/糊涂或者其他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安全归来,而且玩得非常开心难忘;经历宝贵经验之余,还得到了美好的情谊。即使面临种种挑战,我们四个女人都欣然接受并解决了。感谢你们——Sunny、Vivian 和君慧,给我带来了一段美好的2013年秋天回忆!


通往Maroon Bells的路上

(完结篇)

********************

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四女秋‘疯’自驾游(九)

离开Independence Pass 往东走18英里处是Twin Lakes小镇,2010年时人口只有121人,却是名符其实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杂货店、迷你加油站、餐馆、旅馆、礼品店和画廊。人们可在附近进行多种户外活动,例如划船、钓鱼、野餐及游船河,当然还有露营、徒步、骑脚踏车、爬山和滑雪。


游客中心关闭,不得其门而入。又是因为联邦政府关闭的缘故?

来到湖边,出现在眼前的,是连绵的雪山,湛蓝的湖泊;说不完的风光绮丽,看不完的大地风情。


这里湖水的来源,是融化的冰川。当局建设了水坝,为附近地区提供重要的水源。



湖面上的雪山倒影,清晰而且很有立体感,冬天时白皑皑一片更是漂亮。

纹风不动的湖面,掀不起涟漪。对面是San Isabel国家森林,仍旧是看不尽的秋树与倒影。



仔细瞧,对岸有房子,应该就是那家1800年代著名又有历史性的旅馆Interlaken Resort和Dexter House,可以绕湖徒步2英里或乘船抵达。座山面湖,人烟稀少,简直是世外桃源啊!


即是Twin Lakes,必有另一湖,就在相邻之处,开车几分钟就到,是另一番景象。宽阔的湖岸有着洁白的细沙,像个海滩,只是没有惊涛拍岸。




沙滩上的天伦图。


在1880年代的淘金时期,Twin Lakes曾经是Aspen和Leadville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它处于高峰Mount Elbert(14,433英尺)山脚,如今有多个营地,也是几条徒步路线的起点,是爱好大自然者的天堂。


临眸挥别,山高水清,蓝天秋树,一一在回忆里定格。洛基山脉风情,是我的游走地图里特别美丽的一页。


以为我们四个女人科州赏秋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后面还有好戏呢!

(待续)


********************

2013年10月31日星期四

四女秋‘疯’自驾游(八)

老天爷可怜我们,10月6日那天徒步来回11小时到Maroon Bells及 Crater Lake之后,隔天的景点都不必再走那么多路折腾双脚了。来到Independence Pass,眼前一亮,好像是迥然不同的世界,很是兴奋。停车场旁边有个牌子写明这里海拔12,095英尺(3,687公尺),这可是北美洲少数可以开车抵达的高山垭口呢。这段82号公路是一条有历史的风景路线,通常最迟在11月7日之前关闭至隔年5月尾国殇节(Memorial Day)左右,期间若天气许可也偶尔开放。


Pass就是‘垭口’,前一篇说过,是指‘两山之间狭窄的地方’,当然也是比较低矮的。至于Continental Divide,根据维基百科是‘大陆分水岭’的意思,即是‘一系列將水系流域大致分隔成太平洋出海和大西洋/北冰洋出海的山脊’而这里的几个小湖,有永久的,也有的只是短暂存在。


垭口一般多风,幸好我们没遇上,不然要冷死了。但看那湖面,深深浅浅的蓝色、灰色和银白色,像被风吹起许多皱折和微波。而湖水结成了厚薄不同程度的冰,在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煞是好看。




在这么高的地方,再也长不出什么白桦树、云杉或青松,只有高山寒带草原,秋季时也变枯黄一片。


根据资料,这里的天气很难预测,晴天可能会下雨,而且任何时候都可能会下雪。


时间还早,没几个游客可以帮忙,只好以我的背包充当‘三脚架’,来张大合照,为我们四个女人的自驾游成功作纪念!


我和善妮都分别尝试慢慢站到湖边薄冰上拍照,终于领悟什么是‘如履薄冰’,真的很怕冰块破裂跌下去啊!


从停车场走上小小的斜坡约500英尺处有一个马蹄形的观景台,前方有超过14,000英尺的山峰,包括科罗拉多州及洛基山脉的最高峰Mount Elbert(14440英尺/ 4400公尺),但不知是哪一座。西边(右侧)则有我们之前一天去的Maroon Bells 和 Snowmass。左边是太阳升起之处,我们原本有计划来这里看日出,因不熟悉路况(必须天亮之前开车),后来放弃了。

天气好转道路重新开放之后,附近地区就成了滑雪爱好者的天堂,也是人们露营、徒步及骑脚踏车的好去处。



停车场旁边两间公厕其中有一间开放,不因联邦政府关闭而锁上,比Maroon Bells那边‘有人性’。没有冲水马桶,所以进去里面要对很多事物‘视若无睹’。对面那座山据知有小径(2.5英里)可以爬上去。


离开停车场往东走不远又有一个地方可停车在路边拍照及远眺La Plata Peak(全科罗拉多州第五高的山峰,超过14,000英尺)。脚下有Roaring Fork River穿越Lake Creek Valley,流向洛基山脉中间的Sawatch Range。这是许多人都拍摄的经典镜头。



真的要走了。下山的斜坡相当陡,小心开车我们还要去看别的湖,然后赶搭飞机呢。

顺祝大家万圣节快乐!Happy Halloween!今晚我要来索你的……是糖果啦,不要担心,哈哈哈!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