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吃仙人掌(土耳其餐)

瑟薇尔是我的土耳其朋友,她的幺女跟我老二同班。我和她相约每星期一个早晨去附近的公园健行,几个月下来,交情也不错了。

上个月放春假时,瑟薇尔盛意拳拳地邀请我和两个女儿去她家吃午餐,于是我们就带着一盒巧克力赴约了。之前瑟薇尔就很体贴地问我们要吃什么餐。我知道她常煮家乡菜,就说希望可以尝尝地道的土耳其餐,不想来个美国汉堡包、热狗或披萨之类的。

瑟薇尔把午餐设在她家后院,初春暖暖的阳光,加上微微的凉风,感觉很舒畅。大大的洋伞下同样是是大大的餐桌,摆了8张椅子。可是她的丈夫上班,长子和次女则有其他活动不在家,只有她和老幺跟我们三母女一起吃饭。

瑟薇尔一家都是伊斯兰教徒,而土耳其的伊斯兰教徒是全世界最开放的,不过猪肉还是在禁忌之列。瑟薇尔的菜肴一道又一道地上桌,看来花了不少功夫,但她说这本来就是他们的习惯。

首先是每人一碗黄豆汤,很清甜,我相当喜欢。接着是马铃薯沙拉和新鲜黄瓜,还有紫色的beets。

我没在大马见过或吃过beets,
但这里的超市都有卖。
它中文名叫甜菜头,
又称为根甜菜、红菜头等,
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很高的药用价值。

瑟薇尔把它切成薄片,
当沙拉生吃。
其味道清甜,
有点像吃沙葛(马来语mengkuang,这里的超市叫它作jicama)的感觉,
但口感更好更滑爽,
我觉得很好。
左边是我在农民市场拍到的新鲜甜菜头相片。




下来是牛肉丸,瑟薇尔说那是kebab(大马也有kebab),她自己做的,有一些我不知名的香料味在里头。虽然我们母女很少吃牛肉,但我也觉得还不错,至少它没有骚味。


然后瑟薇尔来了一道菜,
说是仙人掌。

我曾经在邻市的超市看到蔬果部出售大片大片已去刺的新鲜仙人掌
(类似右图那种),
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次真的大开眼界了!
当然,仙人掌有很多种类,
我不知道瑟薇尔用的是哪一种。




瑟薇尔把去刺的仙人掌切成两三公分大小的四方或三角形状,
加上洋葱和一些香料,
以大量番茄酱和着煮软,
看起来红红的。

那仙人掌吃起来的口感就像煮软的青椒,
它本身的味道平淡,没什么特别,
但因为用番茄酱来煮,
所以有点酸,我倒觉得相当开胃。

这时候我们都已经开始有点饱了,可是瑟薇尔还陆续端出了其他东西,包括两种米饭——白米和糙米。白米饭以少许芝士/乳酪煮成,糙米饭则加了青豆、红萝卜和蘑菇,加上少许香料。我女儿喜欢白米芝士饭,我则喜欢糙米饭,各有所好。

此外,瑟薇尔还煮了另外一种米饭,以叶子包成一条一条像春卷的形状,外面则沾着番茄酱。瑟薇尔说一般上用来包饭的是葡萄叶,但这次她用的是其他叶子,那名字我不懂也忘了是什么。吃时饭跟叶子一起吃下,叶子虽然已经煮软,但吃起来还是有点粗糙,不过不至于难以下咽。其实外面的超市也有售卖冷冻的葡萄叶包饭,我也曾经试吃,只是从没买回家。


上图顺时钟方向:白米芝士饭、糙米饭、叶子包饭和沙拉。


吃了这些不同的饭,
我们的肚皮都已经撑得要破了,
可是瑟薇尔还拿出了一样甜品。

那是用饼干
(像我们小时吃的马里marie饼)、
可可粉、糖和蛋白做成的,
香甜脆口,
我们都很喜欢,
女儿还说以后要跟瑟薇尔学做。




我们趁机向瑟薇尔问起了baklava。
我们曾经在一个土耳其展中观赏了大厨亲手示范这种甜品的做法,
它由面粉、蜜糖、核桃、肉桂和开心果等制成。
我们当时品尝了其味道,都很喜欢,
因此一直记得。

最近在超市买了一盒baklava回来,
在此顺便放上相片(右图)给大家看看。
瑟薇尔说以后她可以教我们做,
不过做这甜品有很多步骤,很花时间;
而且真的很甜,热量应该不低。



最后,瑟薇尔泡来一壶土耳其式的黑茶(black tea)。为了迁就我们,她特地泡得淡一点,还滴了少许柠檬汁,味道有点香甜又带酸。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喝茶,享受着午后饱食懒洋洋的气氛,很写意的感觉。回家时,瑟薇尔还让我打包了一些食物给老公尝尝,因为当天是工作天,我老公有上班。过后瑟薇尔要去接她次女,我们又约了下午在廉价戏院见面,一起观赏了《雨果》(Hugo)。

在瑟薇尔家时我没带相机也不好意思拿起手机大拍特拍,所以相片都是打包回家后拍的。打包的分量其实不少,所以后来我的晚餐就靠这些土耳其食物解决了,而且我似乎越吃越起劲呢,哈哈。

土耳其餐算是地中海菜式,一般都相当健康。就我在瑟薇尔家所见,她用了很多蔬果、番茄酱、橄榄油和香料做饭菜。感谢瑟薇尔,让我们品赏到了地道的土耳其餐,那真是很难得的经验,尤其是第一次吃甜菜头和仙人掌,还有那个好吃的甜品,值得回味。


*************************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又见紫花盛开

每年的4月及5月,是我们这里紫花盛开的季节。开车经过一些街道时,只见紫色的花争先恐后地在枝头上喧闹,嚣张地炫耀着春天的艳丽。


根据资料,这种紫花树有很多品种。
我所见到的这种叫蓝花楹,
学名Jacaranda mimosifolia,
可是我还是喜欢叫它作紫花树。

它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植物,
树枝细长曲折,
可高达50尺。
有些品种的树干还具有商业价值。





这种花树主要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如:中美洲、墨西哥、南美洲、加勒比亚、亚洲(尼泊尔、印度、中国等)、澳洲、纽西兰、斐济及非洲等。

小紫花每朵长约5公分,有5个小花瓣,
颜色有蓝或紫蓝,
并串结成约30公分长的穗。
在中国南方喀斯特,
人们用紫花作成特殊的染料。



紫花开后会结成种子荚,直径约5公分,里面有许多黑色扁平带翼的小种子。


我们小区通往尔湾中文学校外面的大路上,就有好些紫花树。我每次开车经过,都会贪婪及留恋地多望几眼。


可是,‘花无百日好’,紫花盛开几个星期之后就会开始凋谢。有一天经过,看到其中一棵紫花树下的草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细细的紫花。我原本就已心神荡漾,这下子再也禁不起这紫色的诱惑,回家后马上拿起了相机,迎向紫花树的呼唤。


站在树下,即使无风,紫花也会纷纷飘落。花开花谢,本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呵。

然后我竟然听到了紫花从枝头掉落,碰触到地面时发出的‘嘚嘚’声音。花儿还不时掉落在我的头上及身体上,一时之间,我还以为自己迎来了一场细细的紫花雨呢!

(不是有一首英文歌叫作《紫雨》(Purple Rain)吗?1984年由王子(Prince)原唱,隔年获格林美奖。)


脱离风花雪月的日子已久远,但望着脚下满地的紫花,我仍禁不住停了下来,深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花儿的魂都踩散了。然而,满地紫花如地毯,若要学黛玉葬花,也唯恐有心无力吧?


不经意间突然想起,市内紫花树最多最美的地方,应该是靠近我大女儿旧学校的那条林荫幽径,在我喜欢的Woodbridge社区。于是,我另外再找了一天,独自探访这久违的美景。


果然,不负所望,那儿的紫花树成排地列队欢迎我的到来。



我越过马路到路中的分界堤去摄取好镜头。一辆警车慢慢驶近停下,警察先生探头出来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忙吗?”
我想:大概很少会有人这样走在分界堤上吧?于是有点不好意思,赶忙回答说:“没事,谢谢,我只是要拍照而已。”
警察先生还好心地说:“小心点啊!”真让我心生感激。


在澳洲有一首关于蓝花楹的圣诞歌曲《Christmas where gum trees grow》,因为在蓝花楹开花的夏天(年尾)正是澳大利亚的圣诞节——就像这首歌中所唱:"when the bloom of the Jacaranda tree is here, Christmas time is near..."(当蓝花楹盛开的时候,圣诞节就要到了)。


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有“蓝花楹之城”的美誉(Jacaranda City,南非语Jakarandastad),因为每当春天来临,城中众多的蓝花楹开花使整个城市都变成蓝色。“蓝花楹之城”这个称谓也常出现在南非语歌曲中。


看着眼前的美景,我心想:日本及台湾每年都有赏樱花的活动,如果我们这里也有铺天盖地的紫花林,在紫花盛开时,大家就可以成群结队地一起赏紫花了,那该是多浪漫多美好的一件事啊!



**********************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

英文阅读训练(下)

(原文于2012年4月2日刊登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新教育版。)


(二)阅读理解训练

3年级的最后两个月,老师分派老二上电脑阅读理解训练班,这表示她每个星期有一天必须比别人提早半小时去上课。学生们在电脑室内挂上耳机,根据个人程度以电脑进行聆听、阅读和理解练习及测验,过后老师会把进度表发给家长。

根据这三年所见,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程度,把整个年级(约70人)的学生分成3个小组,由3位老师和助教带领,每星期数次在班上进行分组阅读。其活动包括朗读、认识新词汇和理解,过后在电脑上进行相关的测验。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进度调换小组成员,老二开始是在最后一组,后来进步到第二组,现在保留在第一组。

老二进入4年级时,我们因搬家换到了目前的学校。这学校采用了某公司的系统(其他学校未必有采用),为所有图书馆内的书本进行标签分类,列出其Lexile Score Reading Level,而且为每一本书提供相关的电脑测验,过关后就会获得一定的分数,而每本书的分数不尽相同,程度越高则分数越高。

学校每隔几个月就会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阅读测试以获知他们的Lexile Score。这是一个概括语文和内容艰难度的参考数字,以便学生可以根据它来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学生每星期一次会在上课时间内到图书馆借两本书,其中一本可以自由选择,另一本则必须以其Lexile Score作根据。例如假设学生的Lexile Score500,他必须选择分数介于450550的书本(比50050或少50分)。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所选择的书本即不太难又不会太容易而兼具挑战性,学生同时也可以知道自己在进步,获得更大的阅读满足感。

对于根据Lexile Score选择的书本,学生阅读过后须在电脑上进行有关的理解测验,所累积的分数须达到每月的阅读标准分数(Reading Count)。不及格的话,就得重读及重考。两次都不过关的话,休息时间就不能出去玩耍而须留在教室内进行阅读(另有午餐时间不受限制,不能饿坏学生),直至达到标准为止。这阅读活动是长期持续的,而老师会定期把进度表分发回来给家长。

进度表上除了Lexile Score,还列明了有关书本内容的水平(Reading Level)。这是代表这本书的内容跟学科的关系,例如4.1代表它的内容跟4年级第1个月学习的内容有关,5.2代表跟5年级第2个月的学习内容相关,以此类推。一个Lexile Score高、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选择Reading Level低的书本来阅读,因为可能他觉得内容有趣。反之亦然。
下面是一个进度表的例子:


4年级下半年时,老二第一次做阅读报告,须在同学面前呈现内容,老师会评分。虽然老师提供了大纲指引,但老二没经验,不知从何下手。我只好也跟着把那本100多页的故事书读完,然后给她一些提示,待她完成报告后再给意见稍作修改。我不想把它修改得面目全非以达到完美的结果,那会有‘失真’的感觉。第二次及之后再做阅读报告时,老二已经掌握了相当的技巧,我已经不须‘帮她读书’,只须根据她写好的报告提供意见。

此外,学校每个学期都有阅读比赛。学生须自己在家阅读,然后把阅读时间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名作证。学校根据阅读时间的长短,只要达标即颁发金、银及铜的奖牌,借此鼓励学生培养阅读的习惯。偶尔校长会在颁奖时‘访问’学生有关他们阅读的书本种类,学生的答案大多数是‘奇幻故事’,我家老二也逃不脱这个范围。

美国学校的阅读训练,让我很佩服美国人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从各种各样的图书分类、实践方式到阅读后的小测验,整套计划都很完善、很有系统及科学化。另一方面,学校的电脑化设备、小班制(3年级以下每班20多人,4年级以上30多人)和具弹性的分组教学,都极具效果。我很庆幸老二得到了这样的训练,这让她的英文阅读能力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如今已经不输其他美国出生的小孩,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相关网站:
http://www.lexile.com/

(后记:在Youtube发现了这个短片,以图文方式精简地介绍了Lexile score,值得有兴趣的人继续探讨:http://www.youtube.com/watch?v=AiFm2Jr8FzY
(续完)
**********************

2012年5月7日星期一

英文阅读训练(上)

(原文于2012年4月2日刊登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新教育版。)




(一)朗读训练

我家老二刚来到美国时是念二年级,经过英文测试后本应进入英文基础班以适应英文教学,但当时有关班级的名额已满,只好进入普通班跟其他的美国孩子一起上课。

孩子在马来西亚时是在华小念书,平时在家说华语,看的主要是中文书,英文水准实在好不到哪里去。进入美国的普通班,除了靠自己努力,学校的英文阅读训练对我们的孩子有非常大的帮助。

那时,孩子每天的功课很少,通常只有一页(周末完全没有),上面只有几题数学和几题英文练习,然后是背单字拼写和乘法表,剩下一项是‘家长的功课’——在家读故事书给孩子听,每天至少15分钟!我以前已经为孩子读了几年的‘床头故事’,所以这难不倒我,只不过语文从中文换成了英文,偶尔还有一些新词汇,就当作和孩子一起学习吧。

几个月后放暑假,我每个星期都带着两个孩子上公共图书馆,每次都借十多本书回来。老二的英文水准有限,只选择看图画书,有时我和她一起读。

到了三年级,功课增加了一点,家长也不必再念故事书给孩子听,换成了孩子要念给家长听,每天也是至少15分钟。我老二念得结结巴巴地,很不顺畅,我也不知该如何协助她。

有一天,学校邀请我和其他几个三年级的家长在晚上去聆听一项说明会,原来学校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了一项阅读计划,那是一套有书本、光碟、活动页和图表的教材,由某公司出版,需要家长配合一起完成。

老师根据孩子的程度,让我把一套教材带回来,孩子每天得练习大声朗读书本内的小故事,每次只念1分钟,家长须协助把字数记录在图表上(念错或不懂的字须扣除出来),同样的故事重复多遍。每则故事附有光碟聆听、理解练习和填字游戏等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兴趣。

从图表中,我看到老二从开始的1分钟70多字进步到90110130150甚至170字。接近两个月后(其实我们也特地放慢速度),我们完成了两套教材,那时老二已经可以朗读得非常流畅非常快,我有时还得叫她放慢。这时,老师认为老二的训练已经足够,便要我们停止,以便把机会让给别人。

我觉得这套教材非常有系统、效果很好,它对于英语初学者和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很有帮助。它的故事有趣,内容丰富多元化,而且活动又有挑战性,我和孩子都喜欢。完成这套教材的训练后,老二开始自己阅读全本都是文字的章回故事书(chapter book ,简单浅白的图画书已经无法满足她,而我也不须再陪她阅读。当孩子可以很流畅地阅读时(包括静静默读),他们才有能力独立阅读、喜欢阅读,并大量阅读。这就是其中的道理。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