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胜利之吻

9月2日才开学两天就是周末,加上9月6日(星期一)是美国的劳动节假期,所以学校和各界有连续三天的假日。我们不想走远,就在5日那天到圣地亚哥(  San Diego )去走走。

先来到圣地亚哥码头,我们去年出海看鲸鱼时就在这里上船。这天码头边刚好有帆船展览,路边设立了许多小摊子贩卖各种纪念品和食物,我们来回走了一圈,然后走向码头的尽头。

二战时出征的航空母舰Midway目前已‘退役’而在此长期停驻,成了博物馆,让游客上船参观。但我们这次的目的不在于此。

Midway航空母舰


码头旁边是个青绿的小公园Tuna Harbor Park,我们要看的‘胜利之吻’雕像就竖立于此。


1945年8月14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世界第二次大战。在纽约时代广场,无数人民涌上街头欢庆,情绪亢奋激昂。

在游行的队伍中,有一位美国水兵随手拉起身边一位不相识的年轻女护士,揽着她的腰激情地拥吻起来。这霎那的一幕,被眼明手快的《生活》(Life)杂志摄影记者艾佛列(Alfred Eisenstaedt)拍摄下来,刊登于杂志上。

相片很快地引起广泛的注意,成为经典的二战抗战胜利象征。

2007年2月11日,平面的相片转化为立体的雕像,竖立于圣地亚哥码头。这雕像高25尺,重6,000磅。它正式的名字是‘无条件的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但人们喜欢称它为胜利之吻(Victory Kiss)。


来游玩的男女游客,有些则模仿雕像的动作,摆出同样的‘甫士’拍照留念。在纽约的时代广场,今年8月12日也开始竖立了同样的雕像。当天,许多人在那儿集体拥吻,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

相片中的女护士艾迪斯(Edith Shain)在隐藏身份35年后,于1970年代末写信给当时的摄影师艾佛列,揭露自己的身份。艾佛列于是前来加州与她会面。2008年,艾迪斯在纽约的一个抗战纪念活动中公开露面,承认自己就是相片中的女主角。她说当时自己在纽约当护士,并不认识相片中的水兵,过后也没再见面。今年6月20日,艾迪斯在洛杉矶逝世,享年91岁。

至于相片中的水兵,很多人曾宣称自己就是男主角,但似乎至今都仍难以鉴定真伪。


和陌生人拥吻,或许不是我们的‘文化’。相片中拥吻的男女,凸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热烈企盼、对抗战胜利无法按捺的兴奋情绪。65年后的今天,虽然已经没有世界性的大战,但各国或族群之间大大小小的‘明战’和‘暗战’却从无止息。人们又从历史中学习了什么?

从雕像前的小路往前走,树荫下有一群雕像,取名为 ‘National Salute to Bob Hope and the Military’。

Bob Hope是美国一个著名的演员、艺人和谐星。他的娱乐跨越时空,从1943年开始持续了约50年;经历了世界第二次大战、冷战时期、越南战争、韩国战争和海湾战争,给无数前线的军人带来无限的欢乐和慰藉。

这群雕像呈现出Bob Hope在15个‘观众’前演说的情况,这包括残障的水陆空三军和医护人员。现场可通过广播系统听到他的声音演出。


我们一家的话题不知怎么的扯到了上个月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孩子问:“谁赢?”

我和老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人赢。”

孩子问:“为什么?”

伊拉克死了几十万无辜的老百姓,国家受重创,肯定不是赢家。美国虽然消除了萨达姆(Saddam Hussein),但也‘人财两失’,当初堂皇的出兵借口最后更被全世界鞭挞和非议。看来,这一次美国再也无法意气风发,更没有‘胜利之吻’了。

今天恰巧是911的9周年纪念日,我无法忘记当初从电视看到双子大厦轰然倒下所带来的震撼和恐惧。今天,我也只能以一介凡夫的卑微身份,盼望世界和平,永远不再有战争。这样的愿望,算奢侈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