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

大马教育何去何从?

网络相片

最近回大马,发现很多人都舍弃了政府学校而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甚至在家自学(Homeschooling),发展趋势令我有点意外。

马来西亚的华人家长,因为三语(马来文、英文和华文)并重,当孩子在小学阶段时,几乎百分之八九十都把孩子送进属于政府源流、免费的华文小学(华小),以便可以学习自己的母语。然而,一些华小校方及家长太过以学术成绩为重,功课压力非常大,忽略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许多学生心态和人格被扭曲;再加上现在求学竞争愈发激烈,情况变本加厉,令人心忧。于是,有些家长选择了私立小学,或者在家自学,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留在华小苦苦挣扎。

孩子上中学后,情况更‘艰巨’。一位朋友说:“我以前从没想过要送孩子去私立中学。但孩子在政府国民中学读了一年,情况很糟糕,老师教学不认真、校风低落、纪律败坏,这样下去根本不是办法。转去私立中学(以英文作媒介语)后,情况好转,孩子才能安心读书。”

好些朋友也向我反映同样的心声,并大吐苦水——除了素质低落,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数理科的媒介语就是一个好例子),让人无所适从。但因为种种因素,许多人仍旧让孩子留在国中走一步看一步,或想办法‘自救’——到校外去补习打拼成绩提高竞争能力,而且父母必须把孩子盯紧,以免在学校误交损友步入歧途。

一般私立学校学费高昂,大概每月要上千令吉,国际学校收费更贵,不是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如果家里孩子超过一个,更让人吃不消。而且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不像政府学校那样随处可见,距离远的,得先解决交通和住宿问题。

一朋友说,其孩子进去以英文作媒介语的私人中学后,变得很物质化、消费高,爱追求名牌以便和同学互相比较,令父母头痛。又听说,有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后,面对文化冲击问题,无法适应国际化的求学环境,后来宁愿退学转校。

很多年前,当我的孩子还在大马念华小时,我就已经告诉朋友——当孩子上中学时,我会把她们送去华文独立中学(独中)。和其他以英文作媒介语的私立中学相比,独中的学费比较便宜,而且许多独中的教育素质有目共睹。偏偏我们的政府没有远见,处处把它排挤在外。

至于homeschool,也在大马越来越受人注意。大概10年前,我就有邻居自己在家当起孩子的老师,没让孩子去学校。发展至今,听说很多homeschool的孩子其实是集中在一些私人中心展开自己的学习,真正的情况我还不是很了解,但肯定它没得到政府的承认及资助。而在美国,homeschool是正规教育的一环,得到政府的许多援助,大马的‘自学之路’看来就没那么好走了。

在大专教育方面,大马的高等教育看来越来越蓬勃。除了让本地学生有更多选择,我们也吸收成千上万的外国学生以赚取外汇、促进各方面的交流,看来似乎是好现象,然而很多时候也无法质量兼顾。许多私立大专的素质良莠不齐,必须小心筛选。而政府大学的门本来就狭窄,即使挤进去了,其素质还是个疑问。马来亚大学的排名每况愈下,让我这个以前以它为荣的校友现在都觉得脸上无光了。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在没选择之下才把孩子留在本地政府大学求学。政府分发的出国留学奖学金分配有偏差,许多考获全A的华裔学生都深受打击。要到素质比较优良的私立大专,学费问题也让很多人退缩。这时,双联课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我念过教育系,曾经在政府中学执教接近三年,对我们的教育制度有相当深刻的体会,亲友中也有很多教育界人士。这次回去跟其中一些人闲聊交流,进一步了解了一些近况。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努力,但也很无奈。大家心里都明白问题的根源:搞政治的人要干涉教育,搞教育的人又不够专业,做事的人行政有偏差,而家长和社会人士对教育本质的认知很多时候又还是一个疑问。这些行政、制度和理念的问题一天不解决,我们的教育就无法改善。

教育界的害群之马,也不是屈指可数。很多人都亲眼看过不负责任的误人子弟者,而且现在据说许多教师素质低落,令人担忧。又有些人是被制度、形式、潮流,甚至是自身利益牵着鼻子走或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所影响的,正是下一代的幸福,也是整个国家的前途。

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身为大马华人,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出来工作后,我们的路,都是一步一脚印,举步维艰。我们常有种身不由己、力不从心的苦闷、压抑甚至愤怒感。在理想和现实之中,大家只能在夹缝中求存。

撇开族群的权益问题不谈,从国家前途的角度来看,大马的教育制度与方向,仍旧让人担忧。本来我们以为,政府有责任提供给我们素质良好的免费教育,因为那有关国家利益和前途。然而,现在我们的教育问题罄竹难书,处处为人诟病,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世界生存和竞争吗?我们的下一代,有能力为自己和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吗?

大马教育,该何去何从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