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星期二

可怜的美国佬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家美国公司派了几位员工去台北和大陆公干,当中有洋人、韩国人和马来西亚华人。

故事的主角是其中一位美国洋人,姑且根据其原名取个近音的中文名字,就叫‘大明’吧!

大明是第一次到亚洲国家。临行时,他对同行的同事表明,希望去到国外时只吃西餐。同事们心想:现在美国到处都是中餐馆,很多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大明在吃方面怎么完全没有‘探险精神’?于是他们决定要‘训练训练’他。

在机场,同事们就发现大明带了好多瓶矿泉水和止泻药。一定是媒体整天炒作说什么中国到处是黑心食物,把大明吓坏了。

去到台北和大陆,那几位同事每一餐都带着大明去吃中国菜。他们根据自己认为大明对食物可以接受的程度,为每样食物打分——1是最容易接受的,2是其次,以此类推,10是最难以下咽的。每次吃东西,他们就先尝一些,然后把分数告诉大明,大明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吃。很多时候,大明都是浅尝即止,或干脆不吃。

有一次在大陆,他们吃豆腐花,竟然告诉大明说,那是猴子的脑袋。大明看着碗里那团白花花软绵绵又滑溜溜的东西,吓呆了,说:“Disgusting!" 他当然动都不敢动。后来有人告诉他真正吃猴子脑袋的方法(太残忍了,恕不赘述)。大明虽然目瞪口呆,但也松了一口气,因为眼前的景象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种‘拔丝香蕉’,会不会令大明想起家乡的金发女郎?

同事们煞有其事地说,美国到处有人遛狗,中国却没有,因为狗儿都已经进入人们的肚子里了。然后又说,那些看起来很像鸡肉的可能不是鸡肉,‘不知道是什么’。有时候,他们会对他说:“你先吃,回去美国后才告诉你(结果到最后大明还是被蒙在鼓里)。”神神秘秘虚虚实实的,大明被耍得团团转。他越怕死,他们越要作弄他。

几天下来,大明变得比较聪明了,对身边‘无良’同事的话开始怀疑,不再轻易相信他们,但他也只能凭自己浅薄的吃中餐经验来判断是非。有一次吃了麻辣火锅后,竟然说‘好吃’。大明本来不喜欢吃鱼肉和豆腐,结果都吃了。他还吃了猪血糕,因为同事告诉他,那是‘红色的豆腐’!两三个星期下来,大明只吃了一次西餐,大概连他自己都觉得是‘壮举’吧?他本来还带了不少美国牛肉干去充饥,结果原封不动带回来,同事们自认是‘任务完成’了。

有一天大伙儿去吃晚餐,大明觉得食物很disgusting,于是一边吃一边拼命灌啤酒,希望借此消除恶心的感觉。要坐车回酒店前,他问路途有多远。同事说约30分钟。大明也没说什么,于是就坐上出租车启程了。

开车不久,大明说:“I want to pee.”

大家都不在意。不久,大明又重复,他要‘上一号’。同事说:“你忍耐一下吧!”

大明语气急促:“我不能等了。”原来他平时喝了啤酒和diet coke之后,体内的‘tangki’(储水箱)很快就满。老兄,你早点讲嘛!现在怎么办?车上的人面面相觑——这是高速公路,哪可随意停车让你尿尿?

可是,这个大男人尿急起来时也真像个小孩,不停地吵:“I want to pee,I want to pee.....”车上的人很烦躁,也发现情形越来越不对劲——大明好像就要‘决堤’了,大家开始着急起来。可是,又能怎样呢?(如果这时候有个塑料瓶子的话,你说大明会不会就此解决呢?反正车上没女人嘛。)

大明继续吵,大家头冒冷汗,不敢出声,只有默默祈祷。

老天保佑,车子来到了收费站。司机先生特地选了那个只有一辆车子的收费亭,以为很快就可以付钱然后转去路旁让大明解放。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前面那车子付钱之后死赖不走,竟然还比手划脚地在问路。

大明开始发飙:“Damn it! #@※☆◎......” 那时的他大概是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头部青筋浮现、手握拳头,可能还要动粗了!

过了整5分钟,那该死的车子终于走了。大家松了一口气。司机付了钱,赶快把车子停到路边,大明已经是箭在弦上,马上就要飞奔而出了。可是,他们坐的是小型货车,大明坐在里头,车门边是韩国人。于是,韩国人拉动门锁,想把门打开。岂知,拉来拉去,车门完全没动静,大明可要急疯了!

中国司机先生坐在前头,心水可清得很,他开口了,讲的是中文:“这门是电动的,你们不要拉,我这里会按钮开门。”(他如果知道这几个家伙是来自美国的话,心里可能会偷笑说:你们美国这么落后,不懂得有所谓的电动车门吗?他大概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一慌起来时其实就像个笨蛋。)

话说回头。韩国人和大明都听不懂中文,那位马来西亚华人只好帮忙用英语喊韩国人:“Don't touch it! Don't touch it!”大明气得快要爆炸了——我已经忍无可忍,你还叫他不要开门,你这是什么意思?快给我开门,快点!

愤怒、混乱和紧张的气氛在车内笼罩。兵荒马乱了一阵子,谢天谢地,芝麻开门了!

大明一个箭步冲出去,大家以为他会迫不及待地在最靠近的路边嘘嘘了,谁知他还跑呀跑地,跑了整50米才停下来,在一个男人旁边解决了‘大事’。

大明回到车上后,大家问:“刚才你为什么要跑到那么远?”他说,路边太亮了,不好意思。这是什么话嘛?刚才大家都为你紧张得要死了,原来你还可以跑个50米?

而且,他尿尿之前,还对旁边那位陌生中国男人说:“Sorry, I want to pee here.”人家听不懂英语,露出莫名其妙表情之际,大概就只听到一阵哗啦啦的‘瀑布水声’吧?

我说嘛,他们怎么不干脆吓一吓他说:“中国有土地公,尿尿之前要‘知会’一声。否则,把尿撒在土地公头上,得罪了土地公,以后不知道‘小弟弟’会不会遭殃啊!”以前的老人家在橡胶园或山芭要小解时,不都是要嘴里念念有词地请土地公‘让路’吗?哈哈。

‘尿尿风暴’过去,大明排解了那可能有一加仑的废水,雨过天晴,心情顿时轻松起来,大家也不再担心他会‘爆发’,又开始作弄他了。以后每次要上车前,大家就会特别关照他:“你要不要先去嘘嘘啊?”然后,在办公室遇到他,谈了几句后,大家就会说:“对不起,我得先走,要去pee了!”

故事讲完,我也要赶快去解放啦,呵呵。

*****************

2011年3月24日星期四

不关‘盐’事

正如上篇文章所承诺,我写了老公的笑话故事,准备‘呈交’给他以等待‘审核批准’。不料他今早却转发了一份电邮给我,叫我根据电邮内容用毛笔‘写对联’。

我读着这篇电邮,独自在屋子里一直笑一直笑,笑出了声音,笑到眼泪都流出来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我忍不住马上就想跟你们分享。贴上这篇转发的文章没有要嘲笑中国人的意思(毕竟我这里也有中国朋友阅读我的部落格),我只是非常欣赏里头的创意,真令人拍案叫绝。

废话少说,准备笑吧!

****************

日本人面對如此大災難,卻在購買和領取食物時秩序井然。日本的食品價格依舊,商家沒有哄抬物價,民眾也無搶購囤積;可是在沒有地震、沒有海嘯的中國,最近幾天,深圳、上海等好幾個沿海城市,都出現民眾搶鹽的風潮(說是碘鹽可防核子輻射)。商家也乘機哄抬物價,原來一袋鹽幾塊錢,現在漲到三十多元,還買不到了,各大商場都脫銷。

網路有人氣憤地嘲諷說——全世界都看在眼裡:一邊是五十壯士「我不回來了」。另一邊是瘋狂搶鹽。聽說連醬油,豆瓣醬和雞蛋都開始搶了。有這點力氣,何不干脆搶中南海!

而在東京和整個日本,至今都沒有搶鹽和任何食品的風潮,雖然他們地處災難中心。現在不僅是中國,連香港也開始搶鹽了(據說是大陸人過去收購),甚至洛杉磯的華人也蠢蠢欲動,要東施效「蠢」!

人家日本人面對災難,是相互幫助,盡量給予;而中國人還沒有災難,卻搶購囤積,實質是搶奪別人可能得到的。這是一個什麼人群,這是一個什麼文化?

在中國的網絡上,畢竟還有頭腦沒有壞掉的,他們對這種搶鹽的極端自私的蠢行,極盡嘲諷、痛斥。

1、
上聯:日本是大核民族
下聯:中國是鹽荒子孫
橫批:有碘意思

上聯:日本人在核輻射中等待碘鹽
下聯:中國人搶碘鹽以等待核輻射
橫批: 無鹽以對

上聯:大核民族五十七座核電密佈,意欲核威
下聯:鹽荒子孫五十六個民族搶鹽,鹽面安在
橫批:核出此鹽

2、 提問: 中國歷史上首次搶鹽風潮出現於哪一年?
答:公元前202年。 那一年,項羽因為 「無鹽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了!

3、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麼?輻射來了,鹽沒了;
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麼?輻射來了,鹽不好使;
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麼?輻射沒來,鹽買太多了;
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麼?人齁死了,鹽沒用完。

4、我想有間房,門朝大海,春暖花開,家中有碘也有鹽,每天早上,坐在陽台,內穿孕婦防輻射圍裙,外穿生化防化服,品著碘酒,擦著碘鹽……

5、非典的時候囤醋!核泄漏囤鹽!你們到底有沒有考慮過醬油和味精的感受!

6、有鑒於眼下鹽比金貴,將要結婚的準新娘給準新郎發出狠話:有鹽千里來相會,無鹽對面不相認。

7、日本地震砸死了一批,海嘯卷走了一批;中國買鹽擠死了一批,吃鹽齁死了一批。可怜86年烏克蘭核泄漏中那些犧牲的戰士,穿神馬防護服防毒面具? 琚A怎麼不來中國吃點加碘鹽呢?

8、給我一份 '' 鹽 '' 焗雞,不要放雞……

9、据BBC最新消息:狗糧對抗輻射有顯著作用,哥倫比亞大學早耀斯.泉佳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狗糧中含有丰富的碘鉛茶樹精油等抗輻射物質,經過可靠的實驗,他的愛犬一直吃狗糧,并且長期接受大量手机電腦微波爐等輻射,活潑健康。他停止喂狗糧後不久狗就死了。請轉給你最親的人!

10、
女:有房嗎? 男:沒有。
女:有車嗎?男:沒有。
女:有存款嗎? 男:沒有。
女:那還來相親!
男:我有鹽!
女:老公!!

11、情侶們啊!現在最浪漫的事情是,能買到一袋儿鹽,含情脈脈的送給對方……

12、日本核泄漏了,太平洋沿岸都惊悚了,但是我們中國人怕啥,這麼多年來,我們吃地溝油、化學火鍋、三聚氰胺奶粉、毒大米、皮革奶是為了什麼呀?就是在下一場生化戰爭中活下來。我們贏在了起跑線上 ,小小的輻射,只是淡定的笑笑而已,現在嘴裡叼著的雙匯牌火腿腸都要比這輻射來得猛 。

13、搶購到碘鹽的朋友也不用慌,聰明的MOPPER教你如何利用手中的大量碘鹽防輻射:1、先洗澡,洗干淨,有條件,最好刮毛;2、擦干水分,把肉切開,全身抹鹽;3、抹鹽完後,挂在陽台通風處,風乾;4、用松柏樹枝點火熏烤;等人被碘鹽都腌透了,別說防核輻射了,就連蒼蠅、肉蛆都能防 。

15、歷史總是惊人地相似。听說好多人現在搶鹽,和當年搶板藍根与口罩的瘋狂差不多。那時最珍貴的禮品不是玫瑰,而是明知你在咳嗽還去你家看你,以死殉情。結果事件過后,家裡積壓的板藍根喝十輩子糖水也喝不完。其實真若有事,鹽有屁用,好好鍛煉過好每天,是唯一正道。現在買鹽的你們都傷不起 。

16、
叫外賣:麻煩你給送一份鹵肉飯。
飯店:請問您要哪一款鹵肉飯?不放鹽的15塊,放鹽的30,雙份加鹽的50,我們最近還特別推出「咸死你」超值碘鹽防輻射皇家尊貴鹵肉套餐只需98喲,還送一瓶碘酒呢。

17、中國日前推出日本七日遊,內容有:看海嘯,觀核爆,欣賞地震美景,體驗核輻射,感受末日風情!單程船票,費用自理。管去不管回,管死不管埋!特惠價:2012元。特別優惠:凡是參加了搶鹽活動的,可憑超市購物小票,享受7折優惠。

18、日本人地震沒死,海嘯沒死,核輻射沒死,結果當聽說大洋彼岸沿海城市的中國人瘋搶食用鹽後,全部笑死了。

19、在某超市鹹魚攤位邊上出現了四位保安,以防止隨意舔魚的行為。保安氣憤地說,昨天好好的四尾大鹹魚,硬是被舔成了淡水魚。

20、日本大地震後,三個人死後上了天堂,分別是日本人、韓國人和中國人。上帝問:「你們是怎麼死的?」日本人說:「我是海嘯淹死的。」接著韓國人說:「我是被輻射死的。」最後中國人說:「我是吃鹽鹹死的。」

21、有人咋呼說擔心核輻射,嚷嚷著要吃碘,我看沒必要閑吃蘿蔔淡操心,敵敵畏、蘇丹紅、三聚氰胺,你身體裡哪一樣沒有?把你劈碎了攤在地上,就是一張元素週期表,還吃什麼碘和鹽?

22、床前明月光,把鹽都搶光。

23、今天北京某會場突然發生與會者爭相衝上講台、導致踩踏傷人事件。警方來到醫院,想從會議主持人那裡得知真相,主持人奄奄一息的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只是說了句:下面請領導發言(鹽),大家歡迎。」結果所有人就爭先恐後紅了眼的沖上來……

24、震在日本,痛在中國。看到大家這麼辛苦的傳謠、造謠、搶碘片、搶食鹽,才知道真正的災區是在中國啊 ?

******************

2011年3月22日星期二

乐天知命

日本大海啸已过了11天。这11天以来,全世界受了多少影响?日本人是怎么捱过来的?你有捐钱给他们吗?有为他们祝福吗?有为抢救核电厂的工作人员感动吗?还是像一些冷血的人说‘日本人活该报应’?你可有去抢购碘盐?这场大海啸有给你什么特别的启示吗?

来看看我这11天干了些什么吧!

我读了地震逃生方式,发现其中有争论。某专家说地震时要躲在桌子旁边的‘三角形地带’。另一个官方网站叫人们不要道听途说,强调躲在桌子下面才是正道。我不知道谁是谁非,到时死到临头,哪有时间去考虑?我决定了,就跟着学校的方法,躲在桌子下面吧!

从朋友善妮的部落格发现了一个极好的地震网站:http://earthquake.usgs.gov/。原来也可以订阅地震通报,到时上网或通过手机就可以接收讯息。我还在想:加州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地震,我要不要整天受到地震消息的‘恐惧轰炸’?

去买了一些‘能量饼干’(energy bar),再多买一箱矿泉水。收音机、手电筒还没买。正确来说,全家四个逃生背包还没准备好。

环视了房子一圈,把墙壁上挂着的两片小瓷器装饰品拿下,以免地震倒下阻挡逃生去路,或割伤脚部。后来老公说了几句,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于是又把它挂回去。有点神经质。

收到好友的电邮,得知他弟弟安全从日本回到大马,很欣慰。与此同时,老大有两位日本同学去年全家搬回日本去了,因为没联络,不知道他们情况如何,只能默默祝福。

赈灾以外,核电辐射泄漏的新闻排山倒海。西风吹呀吹,辐射是不是已经飘洋过海来到了加州?怎么日本的海啸和辐射都往加州送?我这才发现两地的关系这么密切。附近一个华人城市的碘盐已经售罄,补货后也没事了。我们有点‘迟钝’,看来也没打算去买。

南加州的核电厂离开我们不过45分钟的车程,每次去圣地亚哥(San Diego)时经过都会看到太平洋海岸边两个非常巨大的拱圆形屋顶,很是壮观。负责人信誓旦旦地说,它建在水平线30尺的地面上,可以承受7级地震。但是,如果发生超过这些等级的地震和海啸呢?看来只好自求多福了。

San Onofre nuclear plant
网络相片

该不该建立核电厂?各国政府还在为各自的立场辩护和犹豫(如大马政府?)。普罗老百姓如你我可以做些什么?抗议示威?不建核电厂,节省用电用手洗衣少开冷气少用电脑少看电视,可以吗?还是该祈祷专家们赶快加强发明更好的发电方式?
 
以前总是不明白:那些住在什么地震带、水灾黑区、龙卷风和台风多发区的人,明知道灾难随时发生,为什么还不搬走呢?
 
现在,自己似乎就在做着同样的事。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一个网站说:Natural disaster is part of living in California。那些原本很羡慕我搬来美国的朋友,现在改变想法了吗?还是认为大马的‘人祸’比天灾更可怕?(赵明福是怎么死的?)

这两天雨水又来了,会再下几天,气温降了。电视上又是水灾土崩高处下雪封路的新闻。日历上写着春天在前两天3月20日开始,怎么还下雪?

哦,不必太为我担心,尔湾的情况还好。‘马照跑,舞照跳’,生活照样过,继续enjoy。

周末时全家去公共图书馆观赏了一场免费的钢琴和小提琴演奏,附庸风雅了一番。我继续享受独自一人去看电影的乐趣,也‘打铁趁热’在家看了《2012》。《2012》已经算‘旧戏’了吧?看后没有被阴影笼罩,只觉得主角一直都不死,神奇得有点过分。 大概家里的电视荧幕及音响系统不及戏院,没有惊吓效果。

如果你看了《2012》之后把全部财产变卖去环游世界尽情享受或今朝有酒今朝醉,那是阁下的事。我还是会继续为养老金和孩子的教育费努力存钱。

最近在断断续续地读着星云大师主讲的小册子《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去年也开始阅读冯以量的部落格,他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在大马董教总和书局可以买到他的书。虽然将要离职,但相信他对生命和家庭关怀的热忱仍会继续。我在此推荐大家阅读:http://yiliang-room.blogspot.com/

现在的世界,处处天灾人祸顽疾,很难有绝对的‘安全’。不论你有没有或信仰什么宗教,唯有了解到生命的真谛,在世时积极生活,为自己和家人作好实质和精神及心灵上的准备,世缘尽了时才能安然离开到另一个极乐世界。如此一来,面临死亡时就不会感到恐惧,也不会做出一些愚昧无知的事来。

突然想起了这几句话(忘了出处):

天     还是一样的蓝
树     还是一样的绿
世界原来可以
这样安详和美丽

Live your life to the fullest!

为你我祝福。

(下一次,不再讲海啸和地震了,我准备给大家讲一个轻松好笑的故事,敬请期待吧,呵呵。)

***************

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

海啸过后

3月10日(星期四)晚上9点多(加州时间),老公打开电视机,很意外地看到了日本大海啸的现场直播。那时灾难刚开始了10分钟(日本当地时间为3月11日下午2.46)。于是我们全家围聚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追踪新闻报道。

从直升机拍摄的镜头看到了惊心动魄的场面——

滚滚海潮迅速地把陆地、农场、马路和机场淹没,大海和陆地,已经连成一体;
海水一波又一波地把房子、车子和船只卷起带走,钱财身外物,不再属于你我他;
漂流的船只撞上了桥梁,被腰斩了,此刻还有人站在桥上,不知是不知所措还是要见证历史性的一刻;
新闻台的办公室在摇晃,架子和文件夹倒地,媒体工作者还在尽力把消息和真相发布出去。在这一刻,肩上的职责比自个儿的生命还重要?
死里逃生的人站在建筑物的天台上,庆幸的同时,也茫然地面对着不知名的恐惧;
老百姓满脸惊慌地站在房子的露台上,手里拼命地晃动着白布,等待着天使的降临。

而大地之母还在咆哮,它生气了吗?2004年南亚海啸之后,人们已经见识了它的威力,它还需要再来提醒我们吗?

然后,当局对夏威夷和我们居住的加州发出了海啸预警,最令我们关注的是——海啸将于第二天早上8点37分抵达最靠近我们的Newport Beach。

于是,尔湾的地理环境和地势很快地在我脑子里转了几圈,心里暗自盘算:Newport Beach离开我们家约十多英里,之间还被两条宽广而且地势较低的高速公路隔开,所以,海水应该不会来到家门口吧?然后,我又告诉孩子:如果海啸真的来,我们可以开车往东走,远离西边的海岸就安全了。(天啊,我怎么想不到哪里有最靠近的高处可以避难?尔湾的地势太平坦了吧?)

老公笑我杞人忧天。是的,我承认我的危机意识比较重。但孩子小,也会担心(尤其老二),我必须安抚她们。

追踪新闻至半夜1点40分,累极,上楼睡去。没有恶梦。

第二天早上,继续追踪日本新闻,人财的严重损失,不在话下。另一方面,加紧注意加州情况。从电视荧幕看到,加州海岸边竟然还有人在滑浪。滑浪者认为,只要不对生命造成危险,这倒是追求刺激与突破的好时机。

这时,看到海水慢慢退下,海岸边露出越来越大片褐色的淤泥。不久之后,海水重新来袭,之前人们站着拍照的地方慢慢被淹没,人们已经离开。有些码头波涛汹涌,船只被海浪冲击得东倒西歪,甚至翻覆破裂漂走了。海啸比预期的轻微,但也造成了上千万美元的破坏(最主要是船只和码头),至少一人死亡。

日本和加利福尼亚,到底相隔多远?我上网查了一查,东京离开洛杉矶5478英里(8815 公里)。然后,这海啸的速度是多少呢?我和老公的结论是:它的速度几乎和飞机一样,时速约五百多英里。如果日本海啸发生时,飞机从东京起飞,约10至11小时后,它就会和海啸同时抵达加州西海岸。(一网上新闻说,它的速度和珍宝机一样。)

海啸后,从电视上看到日本老百姓冷静应对灾难,他们安静地排队、走动、搭车、买东西、领取食物。没有争先恐后,没有呼天号地。曾经在日本和台湾居住的好友给我打了电话和发来了电邮,谈到了日本社会平时如何做好防震措施。我感激之余,也不禁感慨万千——日本防备周全,尚且损失惨重,而我们加州呢?

专家一再警告,加州随时面对7级以上的大地震。问题是:我们做了多少防范措施?每年各公司和学校做几次地震演习就算了吗?日本有手机地震警报系统,我们没有;日本学校有头盔和逃生滑梯,我们没有。朋友寄来的电邮说,地震时,人们应该立刻关上瓦斯总开关、把门打开,以免地震卡死锁头。此外,专家建议居民准备自行车,並在床底准备一双外出鞋,以便在瓦砾堆中逃生。这点知识,我们没有。

此外,在超市、购物中心或外头遇上地震时,会有人指示我们逃难的方向吗?许多人没有准备地震逃难背包(包括我家,只有我老二自己要求准备一个放在床边);保险经纪说,我们不处于地震带,房子不必买地震保险。最普遍的是,许多人会对我说:“哎呀,尔湾不会受影响的啦!”我不知道我们离开地震带的真正距离是多少,我只知道,东京离开仙台约200英里,也受影响。地龙翻身,谁知道它的动作会有多大呢?

今天,我上网看了好些相关资料。看来,我得要求全家坐下来,再好好讨论和检讨我们家的地震防灾措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可以做最好的防备工作。

日本海啸过后,在为逝去的人们哀悼及祈愿各方安然度过难关之余,我想:我们真正的防备工作才正要开始呢!

(注:前年我曾写过一篇《地震》,没有读过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阅读:http://jjyfkun.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25.html

南加州海岸


*****************

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Mountain High 雪山游(二)

俗语说:“高处不胜寒。”但,要滑雪,还得上高山才够过瘾够刺激吧?



有位也是来自大马的朋友大力推荐Mountain High,他说如果老天爷下雪下得不够多、累积得不够厚,当局会在滑雪场喷射人造雪。你兴致勃勃上到雪山,他们不会让你败兴而归。看看以下相片右上角的山顶,当局就正在用粗粗的喉管在喷射人造雪。


看人家玩得多么高兴滑得多潇洒啊,可我们就不敢尝试。以前就常听老公说,他在大学念书时,每次圣诞假期过后,校园里就会出现很多拄着拐杖的同学——都是去滑雪跌伤的啦!(上篇说过,Kansas没雪山,但人们可以去别州滑雪度假啊!)现在,我老大说他们的中学也是这样,我也的确看到了。所以,我们这些怕死的人,就只有看的份儿。像我这样,骨头都硬了,就怕‘跌不起’啊!



这张相片为何会呈现出黑色的背景呢?我也不明白。


手上拿着牌子的大概是工作人员。滑雪场上也有‘游戏规则’和‘交通指挥’以确保安全吧?


当天,太阳高照,气温大概是华氏30度,比冰点(32度)稍低。我穿了四件衣服和两条长裤,其中一套还是羊毛的保暖衣裤,结果还是冷,而且鼻子不断有少许鼻水渗出,我不断把夹克的高领子往上拉,企图把鼻孔遮盖起来。手套不够暖,手指僵硬,连相片都不想拍了,全交给老公负责。


脚上的羊毛袜子和球鞋使我的脚板冻得发麻,所以当老公建议要走的时候,我即使嘴里说“这么快啊?”,却也不敢久留。再呆下去,恐怕最后要被人当僵尸抬着走了,呵呵。也难怪,我好像还没试过在这么冷的地方呆过呢!


上了车子,开了暖气(美国的汽车,都有暖气),气血回流,感觉舒服多了。就在附近游车河看看吧!
附近有一些商店和餐馆,没进去看,想来价钱应该也不便宜。


中间这家店售卖运动器材,可以买得到滑雪用品。



我喜欢树林间的小木屋,尤其这种红墙绿瓦又有白框的,朴素得来又有点抢眼。


还有这座,褐色的屋顶、墙壁和栏杆、绿白相间的门窗和框,加上还有点圣诞节的红色点缀,非常雅致。


去雪山而没‘玩雪’、丢雪球、堆雪人或滑雪,算是‘入宝山而空手回’吗?无论如何,我们这几个刘姥姥本来就只打算先去‘视察环境’,喜欢的话,以后‘添加配备’(例如滑雪的防湿裤子和靴子)、‘全副武装’再来,反正不远嘛。对于滑雪还是有点怕怕(实在没用),可能就买snow tube 当着溜滑梯玩玩,哈哈。或者改次可以转移目标,去一去比较远但更出名的‘大熊雪山’(Big Bear Mountain)吧!

老公拍了一小段人家滑雪的录影片段,可以看到有人跌倒,也有人潇洒地从山顶滑到地面。有兴趣的话就请点击吧!


******************



2011年3月7日星期一

Mountain High 雪山游(一)

我喜欢看白皑皑的雪山,但尔湾没下雪,冬天时倒可以望见远处的雪山。来了两年,去年尾圣诞假期时才第一次上雪山玩。问了几位朋友的意见,最后选择去Mountain High,因为它离开尔湾不过1小时15分车程,大概是最靠近的雪山,可以当天来回,省下住酒店的钱。


我们先上Mountain High 网站(http://www.mthigh.com/)浏览,里头的资料很清楚。又为家人添了点羽绒夹克、冬帽、手套等冬装配备(尔湾的冬天很少用得上这些东西)。在出发的当天早上,再上网确定气候状况良好、没有下雪、道路没被封锁。如果道路铺满积雪的话,还得特地去买一条铁链来捆绑在车子轮胎上,以免车子打滑。(靠近目的地时也看到路边有一家小店在卖铁链。)

Mountain High 基本上是在洛杉矶稍东北处,可以一路走高速公路(91号、15号、138号和2号公路),过后再走3英里普通山路就到了。一路上,道路都相当挺直,慢慢地越走越高,没明显感觉到车子已爬上了约7000英尺的高山。比起以前走过的一些蜿蜒崎岖的山路,这真是太好走了。




当天某段路有点堵车,浪费了15分钟。转了个弯,当雪山近在眼前时,我真的兴奋极了!奇怪,怎么我的孩子都木无表情?看来我真是个乡下婆呢!

(我当天问起老公,才发现他虽然以前在美国留学多年,却从没到过雪山滑雪,因为他在中部Kansas 州,那边是一大片平原,冬天虽然有下雪,但没有高山。原来‘山芭’的不止我一个,感觉比较好过一点,呵呵。)



Mountain High 有三个滑雪场——东、西和北。


路边的告示牌说明North Park的门票已售罄,不能进入。


再往前走,道路被封锁,只好U转回头。马路两边全都停满了车子。旺季时,如果要滑雪的话须预先订票,否则车子不能进入有关的停车场。我们没打算滑雪也没订票,只好把车子停在积雪融化的烂泥地,然后走去最靠近的East Park(West Park 比较远)。

第一次走在满地的白雪上,还真担心会滑倒呢,而且脚步不断下陷,走得有点慢。




以前完全无法想像滑雪场会长什么样,现在终于看到了。这滑雪场旁边有间店,我们买了点快餐,就坐在店外面,一边吃一边看人家滑雪,方便得很呢。


这是叫滑雪板吗?


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滑雪的初学者必须先在旁边特定的场地学习。第一次穿上滑雪板,大概连走路都不会,所以,左边还有一条电动输送带把人们送到起点去。


这些平地上的,都是初学者。


那些已经‘学有所成’的,就可以坐缆车上山去大展身手啦!



下一次,就让我们看看人家滑雪吧!

(待续)

**********************

2011年3月4日星期五

穿睡衣去学校

3月2日(星期三)是美国的‘全国阅读日’(National Read Across America Day),是纪念 Dr. Seuss 诞辰的日子。当天,很多学校会有一些阅读活动,例如邀请家长当义工到学校去给孩子们读故事书。

已故Dr. Seuss (1904年3月2日--1991年9月24日)是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儿童故事书及卡通作家。他的代表作包括:The Cat In The Hat、 Green Eggs And Ham 和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 等。其中后者曾被拍成电影(简称The Grinch),由名导Ron Howard执导演筒并由Jim Carrey主演。


















                 

当天早上我载老二去上学时,她问我:“今天大家都会早点到学校,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答:“今天是阅读日,大家要早点去看书?”

她说:“不对。因为今天大家起身后不必换衣服就可以出门了!”

呵呵,我差点忘了——‘阅读日’也是‘睡衣日’也!为什么呢? 

一般美国学校都没有制服,学生都穿便衣去上学,不过还是须遵守一套衣着准则。但在‘全国阅读日’,欢迎大家穿上睡衣上学!大概是因为美国人认为穿着睡衣随意躺着阅读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所以,在这一天,请尽量放轻松穿睡衣来吧!

当天,只见大多数学生、老师及职员都穿了睡衣去学校。他们的睡衣有很多是一整套的衣服和裤子,有些还在外面加了一层睡袍。老师及教职员都获得分配一顶Dr. Seuss 故事里常看到的红白相间的高帽子,大家都把它戴在头上。

当天天气也不太冷,多数人都没穿夹克,于是放眼望去,全校都是五彩缤纷、花花绿绿的睡衣。孩子们的睡衣当然很可爱,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花卉图案——哈萝吉蒂、小马、小猪、小鹿、小绵羊,还有芭比娃娃等。校长说,因为孩子们会在户外上体育课玩耍,得穿球鞋以照顾安全,不然的话,他也不介意让大家穿着拖鞋在教室内走动。(哎呀,校长怎么还是穿长袖衬衫打领带、没有‘以身作则’穿睡衣啊?呵呵。)

此外,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带着他们喜爱的绒毛玩具、枕头和棉被去。于是看到有人抱着大大的泰迪熊、长颈鹿、小狗去上学。上课时有一段阅读时间,大家可以在课室内随意把枕头棉被摊开在地上,然后就躺在那儿,抱着心爱的绒毛玩具,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本。哇,想来就觉得很享受!

(注:所有相片摘录自网络)

怎样?大开眼界吧?也对美国人的随性与创意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天我遇到两位认识的洋人妈妈,她们去学校当义工。一位穿了睡衣,另一位却说:“不不不,我才不会穿着睡衣来学校呢!”

又遇上一位华人妈妈,她说:“唉,其实我都不希望我的孩子带着棉被和绒毛玩具一大堆东西来,很麻烦哪,还得帮他们拿呢!”

我呢,去年老二虽然没穿睡衣去,不过却带了一张漂亮的棉被,装进一个大大的袋子带去。而今年,虽然我鼓励,但她什么都不要了。我心想:如果她要的话,我完全不介意代劳,那是多么好玩的童年回忆啊!

想想看:在马来西亚或亚洲国家,我们的学校可能会有这样的事儿吗?

大家会摇摇头说:有没有搞错,成何体统嘛?

唉!



******************* 

2011年3月1日星期二

我的眼泪,干了

(本文于2011年1月21日刊登于《星洲日报.星云版》。)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這晚,媽媽在房內未睡,7歲念一年級的小女兒走進來,說:“媽咪,我去年和前年都很感激你。”

“為甚麼呢?”媽媽有點受寵若驚,也覺得很突然。

“因為那時我的馬來文和英文聽寫很差,時常讀不會。你時常教我、罵我,後來我就會了。”她從小都很乖巧懂事,媽媽很少罵她。5歲上幼兒園後,媽媽開始為了這兩個語文的聽寫而責罵她。

“那時媽咪常罵你,你有沒有傷心?”

“有,我很傷心,傷心到眼淚都流下來,滴在簿子上,幹了。”媽媽的心像被人抽打了一下,感覺很心酸,但也有點好笑,小朋友竟然把情況描述得那麼具體生動。

“對不起,媽咪那時真的很生氣,你一直讀不會,這邊讀那邊忘,有時練習寫了十次都不會。媽咪覺得你很不專心、沒有用心,所以才罵你。你那時是不是沒有用心讀?”

“我有。”

“那為甚麼還不會?”

“因為那時我還不會馬來文拼音法,後來就會了。可是英文拼音我到現在還是不太會。”

“如果我不罵你的話,你也會嗎?”

“會,因為我長大了,就慢慢會了。”小朋友的語氣很肯定。

啊,以前媽媽還以為那是責罵後的成果,現在才領悟:那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啊!媽媽從小都成績優異,卻從來沒想過,每個人天賦迥然,對她來說簡單的事,對別人卻可能是傷透腦筋的。那時,媽媽也不知道,原來這世界上有所謂的“拼寫困難”、“學習障礙”等問題。從會到不會、從簡單到複雜,孩子需要的是時間、是父母和老師的耐心,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人們為何總是那麼不諒解呢?

“對不起,媽咪不應該這樣罵你的。好啦,夜了,回房睡覺吧!晚安。”

“晚安。”

過了幾分鐘,她又跑進來了。媽媽問:“為甚麼還不睡?”

“剛才你跟我講對不起,我很高興,高興到睡不著。”父母的道歉,對孩子來說原來是那麼珍貴的。媽媽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只好把她擁入懷里,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大人做錯事,不也應該向孩子道歉嗎?而道歉,永遠不嫌遲。

良久,媽媽才說:“以後如果你沒做錯事,媽咪罵錯了你的話,你要告訴媽咪,知道嗎?”

“好。”她滿足地回房睡了。這一夜,她應該睡得很香甜吧?媽媽也一樣。

第二天,母女倆又聊起前一晚的事,女兒說她有“證據”,然後跑到樓上房間去拿,很快地就下來了。原來那是她從聽寫簿子撕下來的一張單線紙。她指給媽媽看,上面果然有一個約五分錢大的水印──那竟是她眼淚的痕跡!可憐的孩子,她竟然把這紙張悄悄地收藏起來,然後把心事也一並埋在裡面。她把它收藏得那麼好,也一直沒忘記這事,所以不假思索就找出來了。媽媽啊,你實在傷害她太深了!

“你現在還生氣媽咪嗎?”

“沒有了。我現在很愛媽咪,我不可以不愛媽咪的。媽咪有愛我嗎?”

“有,你是我的心肝寶貝,我哪裡可以不愛你呢?”

媽媽擁著她,為自己過去的錯誤內疚,但同時也很慶幸,自己跟女兒之間有一道良好的溝通橋梁。雖然已過了一兩年,但女兒最終肯把心事講出來,否則,不知道這樣的陰影還會在女兒心裡郁積多久、傷痕要到何時才會被撫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