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星期五

今天吃什么?

以前在马来西亚时,父母和我同住,母亲每天帮我煮饭。偶尔她不在,我才下厨。至于我的厨艺嘛,一日三餐没问题;如果要‘好料’的话,嗯,对不起啦。

来美国后,摇身一变成了家庭‘煮’妇,照顾家人的肠胃成了我的‘重任’,“今天吃什么?”也成了我每天都要头痛的问题。
我近几年来都主张吃得健康、清淡、多菜少肉。可是,每天清茶淡饭无法解除家人对马来西亚食物的思念,偶尔得弄一些特别的东西出来,好安慰大家味蕾上的失落。可是,我过去的烹饪经验确是乏善可陈,怎么办呢?

还好,我临行前去大众书局匆匆抓了几本食谱带过来,旧邻居又送了我一本,总算有点依靠。
后来发现尔湾的华人超市或邻近的‘小西贡’越南超市有出售各种各样的食物配料或调味料,只要根据包装上的指示依样画葫芦,就可以煮出各种美味佳肴啦!
更重要的是自己还有点‘勇气’,靠着想像、猜测,竟然还会举一反三、东施效颦、天马行空地开创出一些‘新煮意’。(其实说得准确点就是‘乱乱来’,嘻嘻。)

来了几个月,我的‘试验品’纷纷出场:咖喱、泰国东炎、椰浆饭、肉骨茶、‘蚂蚁上树’、炸春卷、炒河粉、酸辣芥菜、芥兰饭、香煎鸡腿、蒜茸蒸虾、烤三文鱼、蒸鳕鱼等。

对于自己的‘心血’,我当然很珍惜——不好吃也尽量把它吞完,嘻嘻。
至于家里那三个‘白老鼠’,大概是怕给太多坏评语后会抹杀我的‘煮意’或让我恼羞成怒进而‘罢工’,所以都很‘客气’,大致上是褒多于贬。根据我在家展开的最新‘民意调查’,十分给七分或八分,还真赏脸呢。

其实嘛,以我短短几个月的‘资历’,我当然明白自己的烹饪水平去到哪里;我说啊,真正的情况就是‘煮饭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哈哈哈。


(这是我昨天煮的‘蒜片梅酱鸡’,其色相和食谱有点出入。本打算以后不再煮了,因为我和孩子都不太喜欢吃,而且太油腻,可是老公竟然说好吃。若要再煮的话,可能我得将它‘改良’一番。)

2009年8月21日星期五

好莱坞去来

不知道有谁会不晓得‘好莱坞’?
或有谁没看过好莱坞的电影?


19世纪中,好莱坞只是个小镇。当时发明大王爱迪生拥有几乎所有与电影有关的专利。在美国东岸,独立的电影公司经常被爱迪生和他的代理人诉讼。


20世纪初,纽约和新泽西(New Jersey)的电影公司开始迁向加州,因为爱迪生很难在这里控制他的专利权;而且这里的天气好,日照时间长,可提供最好的光源。此外,加州视野宽广,有各种不同的自然风景。1911年第一个电影工作室在好莱坞开业,此后,成千上万的梦幻制造者紧随而至。如今,好莱坞已是世界闻名的电影城 ,‘好莱坞’一词更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



1923年,成为好莱坞象征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 被竖立在好莱坞后的Cahuenga山坡上。


从我家去好莱坞只需约一小时车程。走在好莱坞大道上,它看起来和洛杉矶其他普通街道一样。然而,它是一条不平凡的‘星光大道’(Walk Of Fame),因为在街道两旁,满地都是闪耀的星星。每颗星星,上面是一个导演、明星、歌星或演艺界名人的名字,及代表他们获奖领域的图形,如:摄影机、电视机、唱片、麦克风或面具。自1960年至今,总共有超过2000颗星星被嵌入地面。能够在这大道上获得一颗星星,是许多艺人梦寐以求及引以为荣的事。



<= 加州现任州长‘大只佬’阿诺









已故‘紧张大师”----惊慄电影导演希治阁 (Alfred Hitchcock) =>



至今只有四个华人获得星星,成龙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人是黄柳霜、李小龙及李玟。











**还有人记得奥利维亚纽顿庄吗?** **小甜甜布兰妮**



来到Hollywood 及Highland 两条街的交叉口,开始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
有些是街头卖艺者,表演各种‘特异功能’、才艺或歌舞。
最吸引人的是模仿明星、歌星、影片角色及卡通人物的人物造型。
不懂他们是全职或兼职,有些还蛮称职,有些则令人忍俊不禁。
他们的目的可能是赚钱,也可能是自娱娱人。



玛丽莲梦露性感不足;猫王应多上健身室。


男生都喜欢这些角色?

女超人和蜘蛛人
白雪公主婚后心广体胖,被Tinker 和性感女警抢了镜头?
再往前走,来到中国剧院(Chinese Theatre)的前面。
1927年,剧场之王Sid Grauman在华裔演员好友凯伊.卢克的支持下,在好莱坞修建了一座具有东方建筑风格的剧场,它就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剧院。这里一年四季游客不断,人们可以在此欣赏水泥地上的名人签名、手印和脚印。这里也是许多影片举行首映礼的地方。


最性感男星George Cloony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就在Kodak Theatre 举行。外面厅堂每一根柱子写着每一年份的最佳影片名称。马来西亚独立年的最佳影片是《桂河桥》(The Bridge of The River Kwai)。

好莱坞,代表着许多人梦幻的实现,与破灭;
美丽的容颜、意气风发的脸庞,写着奋斗、成功、骄傲;
闪亮星星的背后,是辛酸、泪水;是黑暗、迷失、沉沦……





(想起最近Michael Jackson 之死,虽然他不是我的偶像,却也不禁感慨万千。)





2009年8月20日星期四

梦田

芬来电邮说,S.H.E. 最近翻唱齐豫和潘越云的《梦田》,她听后感触良多。
我赶快叫老大帮忙上网找。果然看到了S.H.E.的最新MV。
虽然现在在家也不时播放我从马来西亚带来的齐豫专辑,里头就有《梦田》,是我的最爱;但S.H.E. 这首歌里由施人诚写的饶舌词(Rap)却令我深深感动:

当你在灰心失落 遗失了快乐的时候
心里面会不会忽然有一首歌 神奇浮现
像一双温暖的手 揽住你的肩头

1987年,进了马大,住在第五宿舍,初识芬和萍,大家一见如故。
几个月后,便以三人组合名义The Keys大胆报名参加校园歌唱比赛。站在东姑礼堂偌大的舞台上,我们唱的是爱国歌曲Setia 和《梦田》。
唱马来歌,只为符合参赛规则。
而《梦田>,那是我们喜爱的作家和歌手的作品,而且适合三重唱。
虽然至终没获得前三奖,但已为我们的大学生涯画上美丽的音符,更培养了三人之间的感情与默契。
此后这首歌便深藏我们心底,偶尔触及便会吟咏低回一番。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 一亩田
那是我心里一个 不醒的梦
《梦田》 词: 三毛 曲: 翁孝良

1990年毕业后,我们三人各奔前程。

十九年来,勇于接受挑战的萍跟着丈夫辗转从吉隆坡、新加坡搬到台北,然后收起硕士文凭,专心养育四个小孩。最近她却面临了人生中的另一抉择,为重出江湖打拼事业而烦恼。为此我们隔着太平洋通过Skype在电脑前数次促膝长谈,感觉亲近依旧。
而芬,还以为会是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女强人,念完博士后却安安分分地留守槟岛当讲师,同时努力地扮演好几个不同的角色。也因此,我俩有较多机会联络及见面,成为长期的知己好友。
至于我自己,没什么大志,寻寻觅觅、兜兜转转、一事无成、两袖清风。现在来了美国,常怀感恩、惜福之心。就像施人诚写的:

只看有了什么 不想还少什么
其实我们拥有很多 都很富有
让心洁净宽阔 种下爱 种下梦
总有一天会丰收

朋友,而今我们在世界不同的角落,走着不同的路;
但愿大家还有爱、还有梦,努力追寻我们的梦田。
谢谢你们的友谊,深深祝福你们。

2005 年3月尾,我和芬到台湾旅行,并得到萍的招待,和她把臂共游。如今我们三人都已清减不少,可是不知何时能再三人行、拍张美美的相片?


(后记:去年一月和朋友到中国云南自助旅行,只为了到元阳欣赏冬天的梯田。看了第一眼,便在心底喊了出来:那意境,不就像我心里的梦田吗?)


云南元阳冬天 初曦斜映梯田


红色的梯田 令人惊艳



2009年8月14日星期五

我们看鲸鱼去

没想到,才搬来美国一个月,我们就有机会去看鲸鱼了!
几年前好友 SS就说,如果她来美国,第一件最想做的事就是看鲸鱼。
而看鲸鱼是有季节的。每年十二月,鲸鱼从寒冷的北方游到南部的墨西哥,等气候稍暖和后又游回去。现在我们要看的是从南部游回北部的鲸鱼。

看鲸鱼的船票是成人三十五美元,小孩十五。(如果看不到鲸鱼的话可在两个月内再作尝试)
听说有优惠,小孩免费。所以我们赶快去捡便宜。
我们开了约一小时的车到南部 San Diego 的码头 。码头停泊着一艘好大的帆船 Star Of India,还有又大又漂亮的邮轮Oosterdam及一艘潜水艇,再过去是航空母舰 Midway,现在已作博物馆用。




















船只在上午十点及下午一点半出发,我们坐下午的那一趟。



航行了一小时多,船只熄了引擎,在茫茫大海中停了下来。
船长向大家汇报,要大家留意船头十一点钟的方向。
大家把甲板边挤得满满的,想要占据最好的地盘,尤其是那些想摄取好镜头的。
只见另两艘“看鲸船”也围拢了过来,大家的神经线马上拉直,深恐一不留神就和鲸鱼失之交臂。

等了十多分钟,终于听到有人欢呼起来:“看到了,看到了!在那边,在那边!”大伙儿的眼光迅速随着手指方向一移,啊!就在整一百码处,看到两朵水花向上喷,鲸鱼就在水下面!可是这鲸鱼很害羞,躲在水下不肯露面呢。
大家只好再耐心等候。啊,又看到水花了,共三朵呢!
然后,看到鲸鱼露出一小部分灰黑色的背脊,再然后,看到尾巴了!
哇,大家都兴奋极了!

可是鱼儿们很快地又钻到水里去了。大家又继续等候,同时留意船长的报告。
这些鲸鱼可很懂得‘贵精不贵多’的道理。它们大概十二分钟‘喷水’一次,所以我们在整个小时里大概只有四五个时段看到水花。最多的一次共有五朵水花,而真正看到身体和尾巴就只有那么珍贵的一次,真是‘一刹那,便是永恒’。





有些人会说:花这么多钱,鲸鱼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且只是昙花一现,不太值得吧?
没关系啦,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看到鲸鱼了!这是很难得的经验。
而且旅途上还看到了成群结队的海鸥、在浮标上栖息的海狮、在船边成群跳跃的海豚、从头顶飞过的滑翔机、在岸边空军基地起飞和降落的F18战斗机,还可远眺山峦起伏的墨西哥,这些都是‘花红’。
我是很容易满足的。

下船时,孩童们都获赠一张椭圆形的小贴纸,上面画了一只鲸鱼,中间写着大大的字:I Saw A Whale!
我很喜欢,觉得很有纪念性。

后来我写电邮给好友SS,告诉她我帮她“圆梦”了!
只希望忙碌的她能早日亲自来美国看鲸鱼。

(后记:上网读了鲸鱼的资料,学了些新知识,觉得很有趣。
1993年有套电影“Free Willy”, 关于鲸鱼与小孩的故事,我看了很喜欢,这几年又陪孩子看了几次光碟。是值得推荐、老少咸宜的好戏。
里头的主题曲“Will You Be There”由已故Michael Jackson 写词及主唱,非常动听。)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选择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
**********************************************************************************

来美国一个多月后,收到好友的电邮:L 的父亲过世了!
读着那几行字,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

很久以前曾到L的 家作客两三次,和他父亲并不多机会讲话。
老人家总是辛勤地打理果园、忙进忙出,但见到我们这些朋友总是笑容可掬。

那时曾见L在和老人家说笑玩闹间,会用手去搓弄老人家有点光秃的头。
老人家生病时住在L的弟弟H的家。我去探老人家的病,一起闲聊时,H也会坐在老人家旁,握着老人家的手。
简单的肢体动作,却温情洋溢、幸福满满。

那次,我去探病时,伯母拿了H的结婚照给我看,并娓娓地叙述着一段我不知道的往事。
多年前,H欲和一异教徒结婚,两老知道后大力反对。但儿子心意已决。
即使老伴仍气在心头,不欲出席H的婚礼,老人家却在巨大的压力下带领了几个亲戚见证了两口子简单的结婚仪式。
(爱有多深,包容就有多深。这就是老人家对孩子的爱。)
后来老人家生病后,住在这对儿子与媳妇的家,得到了他们细心的照料。
说到这里,伯母擦拭去眼角的眼泪。

在化疗期间,L总是放下工作,风尘仆仆地从狮城乘长途巴士到首都陪伴在侧。
老人家化疗辛苦,总会闹情绪抗拒合作。L说:像对小孩子一样,必须又哄又骗的,真的不容易。
病人辛苦,家属又何尝好过?而L却是义不容辞、无怨无悔。

来美国前几天,我还特地抽空再次去探望老人家。
那时他已和癌魔战斗半年,虽经历了两次化疗,但外表看起来还是和常人一样,精神很好,只是清瘦了些。

但老人家却在一个月多后的一个早上,晨运回来后感觉不舒服,然后就昏迷不醒,送院第二天早上就与世长辞了。
医生说是严重的中风。
而其实老人家平时并无高血压。

我打了个长途电话回去给 L,他说父亲去得没有痛苦、很安详。
他们一家虽感突然、很不舍,却认为这可能是老人家自己的‘选择’。

若是,我想老人家很有福报,可以自己选择以更利落的脚步离开。
在天之灵,希望老人家永远安息……

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

进美国学校

老公在去年十月先来美国工作。

他先‘调查’一轮,知道尔湾治安好、学校好,华人又多,于是决定在尔湾住下来。

外国小孩在美国的政府学校念书都是免费的,前提是父母和孩子都是合法在这里居住。

这里的一些政府学校设有ELD (English Language Development) 班,专为外国孩子而设,让他们读个一年半载,作为适应英语教学的过渡期。

老公选定了一间有ELD的小学 ,他先上网注册,然后我在马来西亚准备文件(成绩报告、离校证书、免疫注射证明、牙医记录、身体检查报告等),一一扫描电邮给他 ,他再转寄电邮给学校,来到后再补交正本。其中过程看似简单,但由于不熟悉程序,尤其那时得赶在马来西亚学校年尾长假降临前完成一些手续,时间也紧逼得很。

今年一月多老公回马来西亚带我和孩子来到。休息两星期后,应有关当局要求带孩子去进行英语测试(听说读写),果然英语不够好,必须进ELD 班。



小女儿七岁多,在马来西亚已完成一年级,在这儿应念二年级ELD,但名额已满,只好让她念普通班(Main Stream/ Regular Class)。反正她还小,不怕追不上。

至于老大,那时刚满十一岁,在马来西亚已读完五年级,来到这里上六年级ELD看似理所当然。但人家已在去年九月秋天开课,她今年二月才开始上课,到六月多就小学毕业了。短短四个月多就要升中学,行吗?

我和老公很担心,要求学校让她重读五年级,但学校说她的出生日刚好是截止日期(cut off date),不许降级。谈了两次,都不行,只好顺其自然。



在美国,小学一般是从幼稚园(只念一年)念至六年级(Elementary School, Kindergarten-Grade 6)。然后上初中学校念七和八年级(Middle School, Grade 7-8),接着再去另一所学校念高中九至十二年级(High School, Grade 9-12),过后上学院或大学(College/ University)。

也有一些小学是从幼稚园直接到八年级(K-8),过后上高中,初中时不必换学校。



孩子们须在住家附近学校就读(Neighborhood School),若要到其他学校就读须作出申请及等待名额。由于ELD不是到处都有,可到较远的学校,但转回普通班时须回到Neighborhood School。所以,如果没安排妥当,孩子可能须常常换学校,麻烦得很,对孩子的发展也很不利。一些外国朋友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而我们,因老公的公司安排了一位美国的‘搬迁顾问’( Relocate Consultant) ,提供我们不少资料与协助,老公自己也做足‘功课’,于是少兜很多圈圈,诚属庆幸。